
肾移植后为什么还会贫血
贫血的定义是女性的血红蛋白(Hb)<12g/dL以及男性的Hb<13g/dL,近90%的肾移植患者会在移植后1个月内出现贫血,但在移植1年后,贫血的发生率降至34%-45%。贫血与移植肾失功风险增加相关。
肾移植术后早期贫血(3个月内)的原因有:
1.促红素生成不足:早期EPO激增可能无法有效纠正贫血,因为激素在这种持续性尿毒症环境下无效。
2.铁缺乏:手术失血、频繁静脉采血,以及红细胞生成增加消耗了储存的铁,肾移植术后铁储存可能快速耗竭。
3.供体特征: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患者的EPO水平上升较慢。
肾移植术后晚期贫血(3个月后)的原因有:
1.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及麦考酚钠肠溶片可导致骨髓抑制, 西罗莫司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和环孢素)也可导致溶血性贫血。
2.其他药物:ACEI和ARB可引起剂量依赖性贫血,更昔洛韦、复方磺胺甲噁唑也可导致骨髓抑制和贫血。
3.移植物功能下降和排斥:血清肌酐水平177μmol/L与贫血密切相关,急性排斥也可引起贫血,可能原因是EPO水平降低。
4.供者和受者的特征:供者年龄大于50-60岁与EPO水平下降及贫血发生率升高相关,女性患者的Hb水平相较于男性患者更可能小于12g/dL。这可能是由于月经导致铁丢失增加,以及相对于男性,女性的雄激素缺乏。
5.感染:一些感染也与贫血风险增加相关,包括细小病毒B19、EB病毒、CMV、BK病毒(多瘤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结核菌、疱疹病毒、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
6.其他:合并症如心力衰竭、胃炎、周围性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及其他合并症时,Hb的浓度也会降低,营养异常如叶酸和维生素B12显著缺乏也会导致贫血。
肾移植后贫血的治疗也适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贫血治疗一般原则,但重要的是排查贫血原因,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同时治疗缺铁以及使用EPO以减少输血需求。肾移植受者的贫血治疗选择取决于贫血的严重程度及是否缺铁,缺铁的贫血患者在使用ESA前应先接受补铁治疗。
本文是胡建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