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招教您判断心衰程度
咦?你是否还在嘀咕,为什么心脏康复科的病房走廊地板上有鲜艳的彩带,上面贴着各种数字?还有标记折返点的标记物?边上的医生还时不时提醒患者,“已经过去2分钟了”、“还剩1分钟,我们再坚持一下……”翻了翻手中的宝典,终于找到了记载,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六分钟步行试验”。它不仅可以作为心脏康复运动前后的风险评价、可以制定运动处方,更加是判断心衰程度的一种简易方法。
还不知道怎么正确打开?这里帮您几步搞定6分钟!

一,什么是6分钟步行试验
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测定在平坦的硬地上以患者耐受的最快的速度步行6分钟所通过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其心功能强度的一种临床检测手段。相对于其他步行试验,它简单易行、相对安全,适合评价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能力。目前已主要成为临床工作中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实用手段。
适应症:评价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包括肺动脉高压、心衰、间质性肺病等。
绝对禁忌症: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形成术后 7-10 天;择期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 24 小时内;3-5 天内新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尚未控制并可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律失常;晕厥;活动性心内膜炎;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狭窄;尚未控制的高血压;尚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急性肺栓塞、肺梗死或低位血栓(动脉或静脉)形成;疑似或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未控制的支气管哮喘;肺水肿;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影响运动表现或因运动而加重的急性非心肺疾病(如 感染、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毒症等)。
相对禁忌症:静息状态下,心率不超过120次/分;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
二,试验前准备



三,注意事项
试验前
向患者再次确认是否存在禁忌症,测量相应的脉搏、血压、指氧饱和度。要求患者站立在起点处,医生用Borg量表评价患者呼吸困难和疲劳程度
试验中
过程中,要用规范的语言鼓励患者且提醒患者剩余时间。时刻观察患者的情况,记录数据。6分钟到了,要在患者停止的地方做记号。
试验后
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氧饱和度、Borg呼吸困难和劳累水平。恢复8分钟后,再次测定患者各项指标并记录。
四,评判标准
目前无理想的正常参考值,因正常值差异大、影响因素多,不同研究的结果不同,建议健康人一般为 400-700 米。
① 距离分级
Ⅰ级:<300 米
Ⅱ级:300-374.9 米
Ⅲ级:375-449.5 米
Ⅳ级:>450 米(3-4 级接近正常或达到正常)
② 心功能等级参考范围:(参考内科学第六版)
重度心衰<150 米
150 米≤中度心衰≤425 米
425 米<轻度心衰<550 米
作者简介

查怡洁 上海市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治疗师,擅长慢性疾病及心肺疾病运动处方制定和康复治疗。

本文是沈玉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