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高登峰 三甲
高登峰 主任医师
西安交大二附院 心血管内科

冬季高血压患者怎样“渡劫”?

1218人已读

专家介绍:高登峰,医学博士,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内科副主任。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后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12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13年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修,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作为中组部第八批援疆干部对口支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2017年晋升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2020年2月8日-2020年3月31日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一员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工作。

冬季天气寒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高血压病程长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过大,极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1、为什么冬季血压持续升高?

(1) 主要是寒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增高。另外,神经内分泌激素也异常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加重血管收缩,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颈部及头部血管首当其冲。血管的剧烈收缩容易诱发大血管斑块脱落,导致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

(2)冷空气吸入肺里,很容易诱发血管的痉挛,导致血压突然增高。冬季是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多发季节,容易导致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波动。

(3)冬天衣服穿得多,运动减少,脂肪容易堆积在皮下与血管内膜。

(4)寒冷情况下,身体内的血小板会被激活,身体里边更容易发生血栓。

2、高血压患者冬季需要注意什么?

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保暖对高血压患者尤为重要,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口罩、围巾、帽子既可以御寒,更是保护血管的“神器”。饮食清淡少烟酒,调整好心态,不要恐慌,合理锻炼。

冬季降压药物的选择以钙拮抗剂、利尿剂、ACEI或ARB类制剂为首选,必要时联合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降压幅度不宜过大,不可自行随意调整。

每天测量并记录血压、心率,一般来说,血压波动在10mmHg以内,属安全范围,不必调整用药,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可以了。如果血压波动过大,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3、正常人一天当中血压波动有什么规律?

正常人的血压每天都是处于波动的状态,一般来说,每天血压会有两个高峰,第一高峰出现在上午6~10点,由于刚刚起床,身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造成血压升高。很多心梗、脑出血往往在这个时间段发作,因此在早晨服药,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意外。

第2个高峰一般出现在下午4~6点,相当于下班时间,很多“上班族”在这个时间感到疲劳、颈痛、头晕等往往误以为是劳累的原因,殊不知这可能是血压升高导致的。

全天血压的最低值往往出现在凌晨的2~3点,这个时候人们正处于熟睡状态,心跳比较慢,全身都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比较低。

4、检测24小时血压的波动情况,有何意义?

首先,选择在血压高峰的时候测量血压,可以及时发现早期高血压,及早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此时不需要要药物治疗。

其次,医生可以根据血压波动情况,来合理安排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血压高的时间段达到最高峰,从而有效地控制血压。

最后,了解血压的波动状态,可以合理安排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不要在晨起后锻炼,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段时间血压偏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建议下午2~4点去锻炼,这段时间运动比较安全。


高登峰
高登峰 主任医师
西安交大二附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