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果吹上天,唯独不治我?揭穿富血小板血浆疗法(PRP)“骗局”
富血小板血浆疗法(PRP)最近几年在达官贵人、明星大腕、富庶中产阶级人群中大火,以致于有人开始怀疑PRP是不是在做饥饿营销,是不是一场“骗局”,也有人怀疑是在收“智商税”。更有人掷地有声:效果吹上天,唯独不治我?带着这些质疑,今天跟大家再科普一下PRP有关知识。
网民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质疑1:血液本身就含有血小板,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抽出来再放进去?
PRP中血小板浓度多少是最佳的,还有争议,普遍认为正常血小板浓度的4~8倍为佳,并且只有血小板浓度达到全血浓度的4-5倍时,间质干细胞被激活才明显增加,所以少不了“浓缩加工(抽出来、放进去)”这道程序。
质疑2:为什么不同文献资料/医院/医生说法不一致?
因为标准不统一,以肌腱病治疗为例,目前发表的PRP治疗肌腱病的文献中,并没有将肌腱病分期,这可能是导致PRP治疗肌腱病临床报道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实际情况是,在肌腱病早期注射PRP疗效显著,在肌腱病中晚期软骨形成后注射PRP无明显作用。
质疑3:每家医院都说自己的设备最好,还能相信谁?
确实,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制作PRP的设备,不同设备制作出的PRP中血小板、白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均不相同,然而,生长因子浓度和白细胞浓度会明显影响PRP的作用,所以制作设备非常重要。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鉴别方法:①相比手工制作来说,机器制作出的PRP成分浓度比较稳定,较多的“小作坊”PRP研究者和使用者均为手工制作,要尽量避开;②查看制作设备相关资质是否齐全,杜绝“三无”(无牌、无厂家、无许可证)。
质疑4:每家都夸自己的方法最科学,总不能挨个试一遍吧?
国内能开展PRP治疗的组织机构少则数十多则百余家,确实有点“谁都不服谁”,甚至有点“王婆卖瓜之嫌”,归根结底,在于一些PRP相关问题尚无定论。
以白细胞在PRP中的作用为例,目前仍存在争议,有些认为PRP中不应含有白细胞,有些则持相反的说法。不过,近几年逐渐趋于一致的观点是,在修复骨与软组织损伤特别是有感染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富含白细胞的PRP;在修复肌腱病和关节炎时,建议使用不含或少含白细胞的PRP。
质疑5:为什么无效的总是我?
首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在美国和欧洲,每年有超过86 000名运动员接受PRP治疗,这还不包括其他人群,其效果是肯定的。
至于说为什么有些人接受PRP后效果差甚至根本无效,原因甚多。
以PRP的制作方法为例,不同的离心次数、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均影响PRP成分和效果。不仅如此,不同长度的离心轴、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离心管、离心管材质(玻璃或塑料),甚至不同体位或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抽血等因素也会影响到PRP中血小板回收率和活化率(有点变化莫测的感觉)。
PRP治疗环节示意图
总之,医生经验、设备情况、PRP制备方法、患者个体因素(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治疗过程中任何一环出问题,统统影响疗效,有些影响因素是可以避开的,这就要求我们擦亮双眼,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以及经验丰富的医生。
本文是林子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