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侯涛 三甲
侯涛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肝病科

警惕!体型瘦者也可以有脂肪肝!

1780人已读

脂肪肝,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内脂肪堆积过多,从而导致肝脏功能改变,当肝脏脂肪达到肝湿重的5~10%或光学显微镜下有30%~50%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就形成了脂肪肝。常见症状有:易疲劳、乏力、右上腹不适、腹胀等,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只是在健康体检时偶然通过B超而确诊。关于脂肪肝的危害,相信患者朋友们通过网站、专业书籍及健康教育读本,会有所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大多数老百姓对脂肪肝的理解,还停留在外观肥胖、膀阔腰圆的认识上,诚然,这种体型绝大多数会有脂肪肝,但不是100%的概率,例如:某些喜欢健身的男性,手臂肌肉发达,但不一定有脂肪肝!医学界曾经有个评估肥胖的指标,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米)的平方,24~27.9属于超重,28及以上属于肥胖,根据英国于2005年的研究认为:用体重指数来衡量是否肥胖并不科学,提出了腰围/身高比的“新概念”。(详见本人网站文章《衡量肥胖的新指标:腰围/身高比》)据本院朱清静博士于2018年介绍:脂肪肝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已占全人群的29%,其中10%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是瘦子。人体自30岁开始,脂肪肝的发病率开始明显增加,营养摄入过多、肥胖、过量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都是导致脂肪肝的诱因。许多年轻的“上班族”整天坐办公室,出门“以车代步",缺乏锻炼,年龄不大即已“大腹便便”;还有许多年轻人喜食肯德基、麦当劳等油炸垃圾食品,虽然这些食品味道鲜美,但脂肪含量太高,不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过多的油脂会“中和"胃酸,摄入过度后反而没有饥饿感,因此这些年轻人也不可能“好好吃正餐”,久而久之,会导致维生素、钙质、微量元素等的丢失,反而不利于健康。

在18/1受理的1例咨询,情况如下:患者杨某,男,33岁,因为在2018年做B超显示肝区实质回声增粗增强,怀疑是肝硬化而向我咨询。超声影像诊断学介绍:肝区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可见于脂肪肝,肝硬化,由于患者目前肝功能及白蛋白均正常,也没有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不嗜烟酒,暂无理由确诊肝硬化。而彩超诊断会受体位,肠道积气等因素的干扰而不能很好的确诊脂肪肝,因此,为了进一步确诊,通常需要考虑做CT或MRI。有些患者就不明白了:为何确诊脂肪肝需要做CT或MRI?根据国内著名脂肪肝专家范建高博士的统计:大约30%实际是脂肪肝的患者无法仅仅依靠B超而确诊,而CT及MRI可以通过CT值,或MRI测试腹部脂肪面积、厚度来评估是否存在脂肪肝,因此单纯依靠B超(彩超)来确诊脂肪肝是有缺陷的。文献报道:彩超确诊脂肪肝与肝穿的吻合率是70%,也就是说:还有30%的患者无法仅仅依靠彩超来确诊。杨某的身高为1.74米(自诉体型偏瘦),腰围不详(不愿告知),体重57.5Kg,计算体重指数为18.99,属于正常,肝功能显示甘油三酯与胆固醇正常,但血清淀粉酶升高。血清淀粉酶升高主要反映胰腺功能较差,可见于胰腺炎、糖尿病等,同时慢性胃炎、胆囊炎时也会升高,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该患者没有检测空腹血糖,因此无法判断他的血糖情况。如果检测血糖升高,个人认为无需CT就可以考虑脂肪肝的诊断。该患者曾患急性荨麻疹,临床研究发现:荨麻疹的病因之一是内分泌紊乱,因此即使患者不肥胖,根据B超也有理由去怀疑脂肪肝的诊断。

我向许多病友提过:临床上无法解释的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排除了休息不好、病毒感染、酒精性、药物性等因素后,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脂肪肝。虽然患者的肝功能正常,彩超没有明确诊断为脂肪肝,但怎么去解释“肝区光点增粗增强”的问题? 我想:脂肪肝是最好的解释!患者肝功能正常不代表他的肝脏是正常的!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已成为国人“常见病”,由于绝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极其轻微,易忽视。自然科学是讲究“辩证法”的,临床医学更注重“循证”,请大家重视1个经过临床考验的事实:肥胖不是脂肪肝的专利,体型瘦弱、营养不良反而具有一定的患病风险!

预防:1.积极预防及治疗代谢综合征症候群(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2.合理膳食 ,不宜进食油腻、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日常饮食需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3.多做有氧运动 4.戒烟限酒 5.慎用药物,包括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

侯涛
侯涛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