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什么是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舌骨囊肿是外科常见疾病,就诊患者多数只有吞咽不适、咽部异物感等局部不适症状,加之病理组织学表现呈多样性特征,使得不少医生难以确诊,如果不能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该病可导致反复感染并于及颈前形成瘘口窦道,甚至部分患者术中误切甲状腺,给患者心里留下巨大的阴影。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甲状舌骨囊肿?
甲状腺舌骨囊肿的病因可追溯到胚胎时期的改变,是由于胚胎期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而形成的先天囊肿,通常位于颈部中线、舌骨下,呈园形,直径约2-3厘米,表面光滑无压痛。
体格检查时可见囊肿固定,不能向上及左右推移,但是可随吞咽或伸舌时肿块向上移动。小的甲状舌骨囊肿可扪到一条索带连接舌骨,而大而浅表的甲状舌骨囊肿透光试验呈现阳性。
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彻底的治疗,囊内分泌物可以潴留进而引发感染,囊肿破溃形成瘘管,瘘管可向上延伸,紧贴舌骨前后或穿过舌骨直达盲孔,瘘口通常可见排出半透明粘液,经过一段时间后,瘘管可暂时愈合而结痂,但是不久之后又因为潴留的分泌物潴留感染再次破溃,这样时发时愈,反复感染并于及颈前形成瘘口窦道,体格检查在瘘口上方可扪及一条向舌骨方向潜行的索带组织。
甲状舌管囊肿以儿童好发,女性多于男性,20岁之前绝大多数病人可见颈前肿物,发病位置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临床上多以以舌骨上、下部位最为常见。多数患者可探查到管状物或条索状物。甲状舌管囊肿病理组织学表现呈多样性特征,治疗不当极易由于分泌物潴留所致的感染而复发。
甲状舌骨囊肿生长缓慢,肿物呈圆形,通常伴有颈部胀痛吞咽不适、咽部异物感等局部症状。就诊患者多为,粘液潴留合并感染者出现痛性包块或脓肿而就诊,也有少数患者是已形成瘘者、窦道,窦道内可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流出,全身感染症状感染明显,有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