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常崇旺
常崇旺 主治医师
西大一院 神经外科

【脑瘫专家常崇旺】脑瘫治疗先从正确认识开始

817人已读

脑瘫是指从受孕开始至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但当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后,家长就带着孩子走上了漫长的治疗之路,由于家长急于求医的心态,常使治疗进入一些误区,从而影响孩子的治疗效果与进程。

家长须知:脑瘫孩子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脑电图、CT及MRI不能起主要作用,CT及MRI能了解颅脑结构有无异常,对探讨脑性瘫痪的症因及判断预后可能有帮助,但不能据此肯定或否定诊断、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痫,对指导治疗有参考价值。

误解一、脑瘫是傻子,不会走路。

脑瘫不是病,而是一种病变后的残疾,不是傻子,也不是脑残和残废,是一种以运动模式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有部分脑瘫患儿智力没受影响,绝大部分患儿能够行走,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误解二、脑瘫要用药、理疗和针灸等治疗。

脑瘫应该以康复为主,治疗为辅,但很多人认为综合康复只是伸伸胳膊伸伸腿,还有随便摸一下小孩,以及教一些没用的知识,以为随便哪个家长都能进行。

误解三、妖魔化肌张力。

病变在脑,表现在肢体,按摩和牵拉只是暂时的缓解肌张力,我们应该改造错误的脑,通过运动和姿势的控制,使运动和姿势接近正常,从而输入大脑相对正确的信息,然后经大脑修正后输出相对正确的指令,从而形成相对正常的运动感知传导通路,即运用主动运动来平衡肌张力,达到降低肌张力,均衡肌力,使运动和姿势接近正常化。

误解四、将按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康复,理解为按发育顺序。

运动发育是按螺旋曲线前进的,而不是按直线进行的,比如在坐的发育过程中有爬,在爬的发育中有扶站、横走等。

误解五、有效修正异常后才让站立、行走训练。

很多康复师怕加重异常或引起异常,提出要有效修正异常后再让站或走,但这只是一种想当然的理想状态,是很难实现的,如果应此而错过了持重和迈步的敏感期,还会使症状加重以及继发异常。

误解六、在医院才叫康复治疗。

我们应该将康复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康复,从而使患儿的:1、智能,2、语言,3、大运动,4、精细动作,5、社会适应性,6、个人社交等得到改善。

误解七、合并癫痫的患儿不能进行康复。

合并癫痫的患儿也可以在控制住癫痫发作的基础上,进行康复,但运动量不能大和太刺激,不能让小孩太兴奋等,不能用电疗针灸等刺激性的治疗。

误解八、有脑瘫倾向后才开始康复。预防性干预比有症状后才干预,更有效和有意义。

误解九、手术降肌张力。手术要有手术适应症,手术后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手术后还要进行康复训练。

误解十、过份进行肌力训练。患儿不是没力,而是不懂如何用力以及运动技巧,肌力训练以均衡肌力为主,适量就可以了。

误解十一、相信所谓的神医或神奇的治疗方法。脑瘫康复没有捷径。

康复技术主要还是那些,改变的是康复理念,从而侧重点不同,使家属少走弯路,不浪费时间和金钱,最重要是不担误康复而使残疾加重,不要将大量精力放在按摩和牵拉降肌张力上,而是应该通过对运动和姿势的控制,平衡肌张力,引起肌张力改变的是”脑",重点是改造脑,要“脑”和“瘫”同治,进行综合康复,其中智力是最重要的,回归主流社会主要靠智力,肢体有障碍可以借助辅助器具来创建无障碍环境。


常崇旺
常崇旺 主治医师
西大一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