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揆亮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健康常识

发现结肠息肉,应该怎么办?

发表者:刘揆亮 人已读


近些年来,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朋友会主动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结束后,拿到报告单,很多时候都会看到结肠息肉的诊断。有些人可能会因此而紧张万分:“我又没有不舒服,怎么会有息肉呢,这个息肉,是癌吗?要不要开刀?”;也有些人可能会不屑一顾:“不就是个息肉吗,又不是癌,我也没有不舒服,不用理就好了”。


其实,两种态度均不可取。对于结肠息肉,既不应该过度紧张,也不应该置之不理,战略上轻视,战术上重视,这才是对待各种疾病的正确态度,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


1. 肠息肉是什么?是癌吗?


肠息肉不是癌。广义上说,肠息肉是指突出于肠腔表面的隆起,因此各种隆起都可称为肠息肉,狭义上说,只有粘膜浅层来源的病变才可称之为肠息肉。另外,绝大多数息肉都是良性的,只有一小部分息肉,我们称之为“恶性息肉”,其实是披着“息肉”外衣的癌。肠息肉常见的类型有三种:腺瘤性,增生性和炎性。

2. 既然不是癌,肠息肉,要不要治?


虽然不是癌,但腺瘤性息肉是不折不扣的癌前病变,如果不进行处理,基本都会在一定时间之后发生癌变,成为结肠癌。90%以上的结肠癌由腺瘤-腺癌这一序列发展而来。因此,腺瘤性息肉,必须处理。增生性息肉,除一些特殊类型外,癌变概率较低,是否处理需要看具体类型;炎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明确病理后,可以不处理。


3. 肠息肉怎么治?切除的话,要不要开刀?


说起切除,一般人的印象就是外科切除,开膛破肚。现在的微创外科,大多已经微创化,腹腔镜下手术,并不需要开大刀。而肠息肉切除,大部分情况下,连腹腔镜都不需要出马。传统上问诊开药的内科医生,操起肠镜来,也成了大半个外科医生,在肠镜下,我们完全可以切除肠息肉,对于大部分的肠息肉,肠镜下即可完整切除,达到与腹腔镜手术或开大刀相同的效果,而不会造成手术的创伤。因此,称之为“超级微创手术”。


4. 钳除手术?EMR手术?ESD手术?这些手术有什么区别?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内镜报告和医生的建议,就会知道这几种方法是目前针对肠息肉切除的主流方法。怎么选择?简单来说,根据息肉大小。5mm以内的息肉,钳除即可,5mm-20mm的息肉,原则上可以考虑EMR,但10-20mm这一范围的病变,还要结合病变的具体表现,有的时候,需要用到肠镜微创手术中的超级大杀器——ESD。ESD理论上可以切除任何大小的病变,8-10cm,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一个前提——不能太深!如果病变长得太深,为了切除病变,就只能造成肠道穿孔,这时候,必须外科医生来接手了!


5. 不想手术,吃药行不行?做了手术,会不会再长?要不要吃药?


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虽然不是癌,但是是肿瘤性病变,可以称之为会恶变的良性肿瘤,目前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没有有效药物。也许将来会有,但是,目前没有。做完手术,切干净了,还会再长吗?一般来说,大多数息肉切掉后,不会在原位置复发,然而,肠道当中其它位置,仍然有可能再次长出息肉,因此,需要定期复查。那么,有没有药物可以预防呢?很遗憾,目前也没有,定期复查肠镜,及时切除病变,是唯一的方法。


6. 切了息肉,会不会就没完没了了?以后老得切?


切除息肉本身不会造成息肉频繁复发,现在结肠息肉发病率的增加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西方化饮食,缺乏运动等等,另外,肠镜普查意识的增强也是原因之一。一些人可能存在一些遗传性改变或易感体质,造成肠道这一“土壤”不佳,总是“杂草”丛生,那么,谨慎对待,勤于“除草”,是最理想的方法。

7. 肚子不舒服,切完息肉就会好吗?


很遗憾,答案是不一定。不一定?那我为什么还要切?切除肠息肉,是为了将肠癌扼杀于摇篮之中,然而,绝大多数的息肉,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大便不好,肚子不舒服,这些大多不是肠息肉本身引起的。当然,有些息肉,会引起腹泻,便血,肿瘤标志物升高。切除以后,症状大多会缓解。


总之,肠息肉不是大病,不管的话也会变成大病。发现肠息肉的朋友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没有给它们长大的机会。正确对待肠息肉,是预防结肠癌最重要的手段。


本文是刘揆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