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娟 三甲
朱娟 主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儿科

话“尿”

1948人已读

1.认识尿液?

尿液是从生物体中排泄出的代谢性废物和毒素,一般呈现黄色或无色。当血液流经我们的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酸、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球中,形成原尿,然后在肾小管重吸收,最终形成尿液经尿道排除体外。检查分析尿液可为泌尿系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提供重要线索。


2.儿童一般尿量多少?

小儿24小时尿量个体差异较大,与液体入量、气温、活动、饮食、精神、大便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新生儿24小时平均排尿量<400ml,婴儿400~500ml,幼儿5000~600ml,学龄前儿童600~800ml,学龄儿童800~1400ml。当学龄儿童尿量<400ml、学龄儿童<300ml、婴幼儿<200ml时即为少尿,当低于30~50ml即为无尿。


3.尿液颜色?

尿液颜色变化大主要取决于尿液中色素的浓度及尿液的酸碱度。一般尿液多是无色或者黄色,许多因素可以改变尿液的颜色,包括食物、药物及疾病。说道食物,最经典的改变尿色的食物就属红心火龙果了,在食用后尿色会呈现如火龙果的的玫红色。药物中改变尿色的有利福平、维生素B2亚甲蓝等。与肾脏相关疾病相关的尿色异常往往是红色尿中的血尿,受酸碱度的影响可以是咖啡色、茶色、洗肉水色,但需要与引起红色尿其其他因素相鉴别,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尿,这些则提示溶血及肌溶解等疾病,肉眼难以鉴别时往往需要结合疾病表现及血尿检查。


4.尿液浑浊一定有疾病么?

正常新鲜尿液清晰透明,久置后可因磷酸盐沉积后变浑浊,细菌生长也可以引起尿浑浊,另外,泌尿系统有病理改变,血细胞、上皮细胞、粘液、乳糜尿、脂肪尿、脓尿也可使尿液浑浊。通常情况下尿混浊是由于尿液碱性过高,引起尿中磷酸盐类结晶沉淀导致尿液浑浊,饮用大量牛奶或高蛋白饮食后尿中磷酸盐类增加,尤其在冬季寒冷的环境下更容易形成析出结晶,导致尿液看起来浑浊,甚至干后留有白色结晶,常常有家长因为冬季小婴儿尿液浑浊就诊,而尿检未提示明显异常,多数就是这个情况。


5.尿气味重是怎么回事?

正常新鲜尿液有含有挥发性芳香族酸而具有一定的气味。体外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尿素的分解放出氨味。新鲜尿液若带有氨臭味,则预示可能发生尿潴留;若有苹果味,则常见于糖尿病酮症;若有鼠尿臭味往往提示苯丙酮尿症。当然,平时进食一些药物及葱、韭菜等也可使尿中带有特殊气味,一些药物也可导致尿液气味变化。


6.泡沫尿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正常尿液中没有泡沫。儿童常见引起泡沫尿的原因是尿蛋白、糖尿,因为这些物质导致尿液表面张力改变,排尿时可产生较多气泡。在泌尿系感染时,泌尿道中有产期菌存在,尿液中也可产生气泡。生活中如在便池里加入消毒剂或者除垢剂,也可使尿液形成泡沫。


7.何为蛋白尿?

人类正常尿液中有少量的蛋白质排出。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称为蛋白尿。蛋白尿有生理性和病理性蛋白尿之分。

a.生理性蛋白尿:分为功能性蛋白尿和直立性蛋白尿。前者指通过正常肾脏排出的一过性蛋白尿,主要见于急性发热、脱水、剧烈运动、冷水浴后等。后者表现在直立体位时出现蛋白尿,卧床后即消失。这种蛋白尿非肾脏疾病所致。

b.病理性蛋白尿: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分泌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


8.蛋白尿一定等于肾脏疾病么?

当尿液中混入血液、脓液、精液、白带、前列腺液、炎症分泌物等,常规尿蛋白检查也可呈现阳性反应,所以当蛋白尿诊断确立首先要排除一些假性蛋白尿的情况。确定真性蛋白尿后再进一步区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疾病的最终诊断还需要结合伴随症状和详细的检查。所以当发现蛋白尿后还应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存在疾病及何种疾病。


9.尿蛋白试纸的准确性?

尿蛋白试纸检测在肾脏疾病长期随访中有着重要的监测作用,但尿蛋白试纸也可以出现假阳性结果,其中包括尿液太偏碱性,尿中含有头孢菌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的代谢病,此外尿液容器及取样时被杀菌清洁剂污染时也会导致尿蛋白试纸假阳性。家庭中实施尿蛋白试纸监测尿蛋白时,应注意避免上诉因素。


10.如何送检尿液检查?

a.通常以清晨第一次的尿液标本最为理想,因为晨尿较为浓缩且偏酸性,有形成分多且较完整,无饮食、体位因素干。

b.留取尿液一般1小时内送检,如若不能,则须特殊处理,比如:放置4℃冰箱冷藏防一般细菌生长(但一般能超过24小时);天气过热时留24小时尿液检查时加防腐剂等。

c.24小时尿蛋白送检,需要收集完整24小时内的所有尿液,比如第一天清晨7点排空膀胱,然后收集至第二天清晨7点(包括7点时)间的所有尿液,混匀尿液后取出其中>10ml尿液送检,同时记录24小时小便总量一并告知检验医生。若天气炎热,须在尿液中加入防腐剂。


朱娟
朱娟 主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