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苗已经在路上,今天你打了吗?
最近门诊很多患者问我这个问题:公司(单位)安排要求打疫苗,傅医生,我能不能打疫苗?因为问的人挺多的,我在这里把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转载一下,然后添了些新内容,希望能给各位移植病友解惑,另外我本人已经打完国产的疫苗第二针了,反应还好不大。
器官移植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不仅增加感染的风险,而且加重感染的程度,延长病程,死亡率高。疫苗接种可以特异性地预防一些感染性疾病,并降低传染性微生物的复制和传播,因此,一些疫苗已经被推荐应用于器官移植患者。
但是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下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疫苗的种类,一般疫苗分为四种:减毒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4类。
一般在器官移植后,禁止使用减毒活疫苗,否则由于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器官移植患者对减毒的活的微生物的清除和抑制能力降低,可能会现严重的感染。而接种灭活疫苗是安全的,尚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疫苗接种与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
二是,接种时间:如果打算进行移植手术一般建议初次免疫接种应该在移植前、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早期进行。但是如果是移植后早期,由于是移植物失功和排斥反应的高发期,均建议将疫苗的接种或补种时间延至移植后6个月。
三是,疫苗的有效性:相对来讲移植患者对疫苗的免疫反应能力要差一些,比如已知一些疫苗在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免疫原性欠理想,但结果显示,即使只产生部分保护作用,对易感人群也是很有益的,比如研究证明,器官移植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而且通常是有效的。
目前的报道来看,新冠疫苗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多方面共同进行,目前已有多款疫苗研制成功上市,广大病友在考虑免疫预防是应该确定下疫苗的种类以及您个人所处在的移植术后时间,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接种。
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疫苗有两种:
一种是傅医生打的那种,2020年12月30日批准上市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该疫苗是首家获批的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另外一种是刚刚上市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也是属于灭活病毒。两种疫苗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的预防接种,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的疾病(COVID-19)。
两种疫苗的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4~28天。傅医生的建议是由于移植患者免疫力低,免疫反应性弱,如果打疫苗尽量延长打的间隔时间,也就是最好能到28天,这样统计学上来讲可能有效率更高、更容易出现保护性抗体。当然不同人注射完疫苗之后反应不一样,比如会有鼻塞、乏力等感冒样的症状、偶发胃肠道症状等,都是可以控制的。
另外借鉴下同道最近发表的关于移植后病人疫苗防控的指南:
本文是傅尚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