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华清 三甲
刘华清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儿童心理科

家长如何更好陪伴儿童抑郁症

1049人已读

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生的某一时刻能与抑郁”如此亲密接触,如此清晰,如此无法相信。

2020年对整个世界来讲是无比恐慌的一年,对我更是。6月底孩子被诊断中度抑郁、中度焦虑,我感觉自己一下子被抛入了无底深渊,周围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不知所措的自己……平静下来之后,想了想孩子之前的种种迹象,自己也似乎意识到,可能一切早有迹象。

凡事皆有因

孩子今年12岁,从小偏内向,虽然玩起来也会无比得开心与兴奋,喜欢旅游,喜欢看书,但对于内心的情感表达并不是很多,也比较敏感,现在想想过去的一些事情,孩子生病和我们整个家庭氛围有直接关系。我和孩子爸爸各自带着原生家庭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走在了一起,在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的琐碎生活中,难免有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冲突中双方很少反思,虽然不至于过于激烈,但气氛难免有些微妙,即使在孩子面前我们都会有意去掩饰,但还是躲不过雷达般灵敏的孩子,人与人的之间的感觉就是这么微妙,在微妙中情绪就开始慢慢地堆积(通过住院治疗后的深深感悟)……

虽然孩子小时候我就曾告诉自己,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非常重要,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又把能看到的学习成绩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没有具体分数的情绪(心理健康)。孩子因为课外班作业没写我会冲她发火,而自己心中知道孩子确实时间很紧的事实,当孩子因为课外班的某道题做不出来我会责怪她上课没有认真听课,却忽略了那本来就是已经超出她目前学习大纲的事实……心中总是想着孩子可以更优秀,早已把当初想的“好的性格”置之脑后。(孩子的母亲开始具备反思能力,必须点赞!!!)

种下的果实终会发芽,时间流逝,情绪终于爆发了,20206月,随着北京新发地疫情的突发,孩子又居家学习(正常的规律生活变化、体育运动减少等),开始嗜睡,我当时觉得孩子有问题,想着再观察一下,几天后孩子不嗜睡了,开始失眠了,我还想是不是孩子看小说或手机太兴奋了,观察几天发现还真不是,她甚至早早把手机放客厅.失眠的那几天让我过去陪她,躺在床上她和我聊天,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妈妈,你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吧!”突然惊醒梦中人!

当天我就带她去做了心理咨询,心理医生建议我们就诊,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诊断。

20206月底拿到诊断一直到11月到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住院的4个月里,由于对抑郁的缺乏了解又走了很多弯路:第一私自停了西药,第二迷信中医中药,吃了两个多月的中药,虽然中间有平稳的阶段,但进入10月,孩子的躯体症状表现明显,持续头疼和经常恶心,不能正常上学,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来到了回龙观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就诊。

初次见到刘华清教授,按孩子的说法就是看起来很和善,很慈祥,刘教授不疾不徐,温和而严谨,不错过你说的每一句话,当时就让我焦虑不安的情绪找到了一丝平静。感觉自己找到了让孩子恢复的最合适的地方,经过一番考虑,决定让孩子住院治疗,全力以赴专注于孩子心理康复

润物细无声

入院之后,不管是在儿童心理病房26区的隔离还是转入18区的治疗,都给了我和其他医院不同的感受。这里的医生、护士都是和颜细语,他们的眼神也充满关爱,让我似有所悟。在这里,孩子每天上下午都会参加团体心理活动或个别心理治疗,而让我更受益的是每天下午的家长读书会,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学习和分享,于是,我开始更深一步走进抑郁症患儿的心理世界,进一步了解它,知道了应该怎样算高质量陪伴孩子。

我们刚入院时的主治大夫是温柔可人的郜肖肖,后来由于工作安排,换成清秀干练的刘彦茹,一开始孩子有点抵触,很难交流,刘大夫总能温柔地边问边认真观察着孩子,知道孩子喜欢读小说,她就会和孩子聊一聊小说,知道孩子喜欢看《奇葩说》,也会聊一聊相关内容……病区里刘彦茹大夫的病人很多,但她给人的印象总是耐心而又严谨,脸上一直挂着微笑,眼神中充满着关爱。还有孩子的心理治疗师罗博士,业内的顶尖人物,在住院期间也给了孩子非常好的助力。

整个18区,忙碌而有序,温暖又有趣,每位医生只要你问问题,都会即刻停下专注听你说话,认真解答,每位护士都认真负责,温柔善良,当孩子不开心时,总能单独和孩子聊一聊,如果是晚上不太忙时还会带着孩子们走步聊天,直到孩子平静下来。

出院的前一天,孩子说:“我想去问问刘大夫我的卡特人格结果(一种心理测量),想说声谢谢。我还想去对刘主任说声谢谢!”回想起孩子之前的不愿交流,改变,就这么在不经意间,慢慢发生着。

治学严谨的医生,专业权威的心理治疗师,温柔认真的护士,就是这么一群水平过硬的医务人员在刘华清主任的带领下,三十多年如一日,帮助了无数患者康复,一直在寻找幸福和快乐的路上。


刘华清
刘华清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儿童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