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刚
李刚 主治医师
澄城县医院 心血管内科

自我戒烟

2144人已读

自我戒烟法自我戒烟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作出戒烟决定,牢记戒烟的原因;制订 详细的戒烟计划(通常为1-3个月);记录1周的吸烟行为,这将帮助了解具体的吸烟习惯和对每支烟的需求程度,一旦开始戒烟,就应知道哪些烟可以轻易避免,哪些需要思考和努力去克服。了解一些关于吸烟的医学知识,如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吸烟有成瘾性等;了解戒烟过程是考验一个人的毅力、信念、品质的过程。所以必须树立戒烟必定成功的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戒烟行动当中;寻求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和鼓励,增加戒烟的成功率。


戒烟计划内容包括:

告诉家人、朋友或者同事自己准备戒烟。

告诉他们自己要从哪天开始戒烟。

记录自己1周的吸烟习惯,以便戒烟时应对。

扔掉所有烟草产品和吸烟用具。

开始延迟5~10分钟吸第一支烟。

多吃水果。

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减少在可吸烟场所停留的时间。

尽量保持忙碌状态,即使是在休闲时间。

减少与吸烟者的交往,和已经戒烟的人交朋友。

复习戒烟自助资料。

考虑使用戒烟药物、短信以及热线帮助自己戒烟。

回顾以往戒烟失败的经历,从中找出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以便汲取经验教训。

练习当别人给自己递烟时,自己应当如何应答,例如:“不用了,谢谢,我已经不抽烟了。”“谢谢,不过我已经下决心不抽烟了。”

第二阶段:行动阶段

创造良好环境,如丢弃所有的香烟、打火机和烟具,清洗牙齿和带有烟味的衣服;记好戒烟日记;按计划逐步减少吸烟量;不要奢望一天就能戒烟成功,应采用台阶法,有计划地减少吸烟数量,延长吸烟间隔时间,淡1化戒断症状,减轻不适感。假如戒烟之前是一天一包香烟的量,在戒烟的第1周每天不超过15支,第2周每天不超过10支,第3周每天不超过7支,第5周每天不超过3支,第6周每天不超过1支,第7周完全不抽烟。

签署戒烟承诺书;应对戒断症状。

抑郁: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和别人一起看电影、逛街或参观展览,默念自己的戒烟决心。

失眠:下午6点以后不喝咖啡,睡前在床上阅读,睡前保持1-15分钟的安静时间。

暴躁、挫折感或愤怒:去散步或锻炼身体,停下来闭上眼睛,用鼻孔深深吸气,再用嘴巴呼气(重复几次)。

焦虑:10分钟什么都不做,做些伸展运动,一次只做一件事。

简易应对方法:散步、刷牙、勤做深呼吸、洗澡、逛街、看报纸等。注意力难以集中:停下来休息,注意力最难集中时去做些重要的事情,不要在同一个位置坐太久。

食欲或体重增加:每天至少吃5次水果和蔬菜,不吃“快餐”、方便食品和油炸食品,多喝水,尽可能每天散步20~30分钟。

坐立不安:尝试捏皮球或其他“减压器”,嚼无糖口香糖、糖果、胡萝卜或剔牙,投入到业余爱好中。

告诉自己一些积极的事情:“我变得更健康了。”“我正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感觉好多了。”“我要有自信。”

第三阶段:维持阶段

认真对待戒断反应;尽量避免和吸烟的人在一起;减少自己的空闲时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和健康有益的公益活动;多做放松技术;多想自己戒烟的原因;调整膳食,适当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多向心理医师或戒烟门诊咨询。


防止复吸:如果已经超过4周,表明戒烟已经进入义用维持期,千万别放松警惕,再碰一支烟的行为经常会导致复吸。拒绝第一支烟比拒绝第二支容易,一些防止复吸的小窍门:


将所有可能复吸的环境列出来,提前想好应对方法。

养成让手闲不住的习惯,例如弹吉他、养鱼、握健身球、绘画等。

在家和办公室张贴“禁止吸烟”的标示提醒自己。

尽量去禁烟的场所。

将戒烟的好处告诉吸烟的朋友,鼓励他们一起戒烟。

定期对自己能维持戒烟状态给予奖励。

增加体育运动,能使身体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

偶尔复吸:偶尔复吸别紧张,分析复吸的原因,想好对策,避免因为同样的诱因导致复吸,戒烟不是个容易的过程,需要坚定的毅力、适当的技巧和专业人员的指导。

第四阶段:随访

随访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吸烟者是否仍然在继续戒烟,对在戒烟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尝试给予肯定;对戒烟维持者表示祝贺,并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因为通常认为连续戒烟2年以上才能称为戒烟成功;帮助复吸者回顾戒烟的好处,并鼓励他们重新开始戒烟。谨记,复吸现象很常见,因此,复吸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失败,更不应该指责戒烟者没有足够的意志力。


由于戒断症状在戒烟后的头3个星期,尤其是第1周最为严重,并在随后的几个月仍可能再现。因此,通常推荐最佳的随访计划应安排在开始戒烟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并按照吸烟者的选择确定一个具体的随访时间。随访的方式可以采用电话或当面访视,并建议使用提醒工具以确保随访按计划进行。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刚
李刚 主治医师
澄城县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