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独立作用多巴胺泵的抗抑郁药物
多巴胺分泌变化对抑郁情绪改善应该是最强的,但是因为特殊作用导致的不可获得性限制使用,在抑郁治疗中涉及到的DA作用机制属于继发于NE泵的间接作用,那么有没有单独作用DA又方便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呢?安非他酮Bupropion就是这样一种药物,在FDA规定治疗中第一个疾病就是重度抑郁症,第二个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第三个是尼古丁成瘾。作用机制最大特征就是上面提到的DA泵阻断,这种阻断作用增加了神经间多巴胺递质传递,也正是这种不依赖于NE泵的作用使它成为替代尼古丁成瘾的药物,当然它也具有足够的NE泵阻断作用,这成为它治疗重度抑郁的重要机制。
孙玉涛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8日 106 0 0 -
尼古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临床治疗
引言尼古丁成瘾是吸烟和使用其他烟草制品的主要驱动力,涉及多种生物学和心理学机制。尼古丁不仅会导致生理依赖,还会带来心理依赖,阻碍戒烟的尝试,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本文将详细探讨尼古丁成瘾的分子机制,并讨论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一、尼古丁的生物学特性尼古丁是一种生物碱,在烟草植物中自然存在。它能够迅速被吸入并在几秒钟内进入血液,并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与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后,尼古丁会激活多条神经通路,特别是多巴胺通路,导致愉悦感和强化学习。二、尼古丁成瘾的分子机制1.尼古丁与乙酰胆碱受体尼古丁的成瘾性主要是通过其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结合实现的。nAChRs是一类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尼古丁与nAChRs结合后,导致神经元去极化,进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尤其是多巴胺(DA)。1.1中央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当尼古丁与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内的nAChRs结合时,导致多巴胺的释放到边缘系统(特定是核壳和杏仁核),这些区域与奖赏和愉悦感密切相关。此机制是尼古丁成瘾的核心之一,反复刺激这种路径会使大脑对尼古丁产生“奖励”反应,从而增强吸烟的行为。2.神经适应和神经可塑性长期接触尼古丁会导致神经适应和神经可塑性变化。这包括nAChRs的上调和下调,改变突触可塑性。当个体停止吸烟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戒断症状,这表明大脑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上升。2.1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尼古丁可以改变多巴胺转运体(DAT)和其他与奖赏机制相关的基因的表达。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神经网络的重新配置,使个体对尼古丁的渴求增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3.环境和遗传因素尼古丁成瘾并非完全由生物学机制决定,环境和遗传因素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某些基因与个体的吸烟行为和成瘾风险相关联,包括CHRNA5基因的变异。三、尼古丁成瘾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尼古丁成瘾的策略多种多样,通常结合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这些方法旨在减少戒烟过程中产生的戒断症状和强烈渴求。1.药物治疗1.1尼古丁替代疗法(NRT)尼古丁替代疗法通过提供控制剂量的尼古丁,帮助减少戒断症状和吸烟欲望,包括口香糖、贴片、吸入器和喷雾剂等。这种方法使个体可以在好转的同时逐渐降低尼古丁的摄入量。1.2非尼古丁类药物除了尼古丁替代疗法,其他几种药物也被用来辅助戒烟。例如,安非他酮(Bupropion)和伐尼克兰(Varenicline)被证明能够减少吸烟者的戒断症状和恢复效果:安非他酮:作为一种抗抑郁药,通过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影响,能够减少吸烟者的渴求和持续吸烟的动机。伐尼克兰:通过部分激动nAChRs来缓解戒断症状,同时抑制尼古丁的奖赏效应,从而降低吸烟的欲望。2.行为疗法除了药物干预,行为疗法在帮助戒烟者克服成瘾也起到重要作用。行为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改变个体对吸烟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减少其对吸烟的渴求。团体治疗:提供社会支持和共享经验,帮助戒烟者相互鼓励和支持,降低复吸率。3.综合干预方法近年来,综合干预方法受到重视,包括联合使用药物疗法和行为疗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戒烟成功率。结论尼古丁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涉及多种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因素。了解其分子机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前,针对尼古丁成瘾的临床治疗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个体差异,未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改善治疗效果。其中,结合药物和行为疗法的综合治疗策略,展现出更好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Stead,L.F.,etal.(2012)."Nicotinereplacementtherapyforsmokingcessation." 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11).Cahill,K.,etal.(2016)."Pharmacologicalinterventionsforsmokingcessation:anoverviewandmeta-analysis." BMJ.McKenzie,N.H.,etal.(2017)."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forsmokingcessation:Efficacyandperspective." CurrentHealthSciencesJournal.Westen,D.,etal.(2004)."Anintegrativeapproachtosmokingcessation:theroleofbehavioralinterventions." AddictiveBehaviors.
耿鑫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8月18日 250 0 0 -
马斯克拒绝承认吸毒,但从他的身体改变来看,吸烟是肯定的
最近马斯克回应《华尔街日报》关于吸毒问题时提到,自己曾经在一个采访节目中吸了一口,随后按照NASA的要求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随机药物检测,从未发现任何微量的药物的证据。《华尔街日报》此前称马斯克经常吸食违禁药物。其实抛开这个问题不谈,从马斯克在哪一次节目中的动作可以看出来,他即使没有吸食违禁药物,平时吸烟应该是常有之事,而且身体已经因此有了一些改变,最典型的表现是此前在海滩旅游中的照片来看,他的胸廓明显隆起,前后径几乎和左右径相当,这一点和不吸烟的人群明显不同,是吸烟者常见的桶状胸体征。吸烟者随着烟龄的延长,肺会逐渐出现变化,当吸烟烟龄超过15-20年时,会出现肺气肿表现,肺的体积增大,胸廓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由于胸廓的左右径固定不变,前后径可以随着肺的体积增大而增大,前后径和左右径趋近形似水桶,称为桶状胸,这是吸烟者发生肺部病变的典型表现之一。
胡洋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08日 107 0 0 -
尼古丁依赖的机制和度洛西汀的治疗机制及循证依据
1.发生机制:吸烟吸入尼古丁,尼古丁激动尼古丁受体,后者抑制单胺氧化酶A型活性,增加DA、NE和5-HT能,引起快感,长期吸烟快感耐受,需增加吸烟量才能维持其快感。突然戒烟,尼古丁受体功能↓→DA、NE和5-HT↓,引起戒断症状:⑴抑郁:表现失意、心绪不良或抑郁心境;⑵唤醒:表现焦虑、坐立不安、失眠、易激惹、愤怒和注意集中困难;⑶心率减慢8次/分,食欲增加,导致体重增加2~3公斤。2.治疗机制:尼古丁替代治疗激动尼古丁受体,安非他酮(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布普品)增加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去甲替林增加NE和5-羟色胺(5-HT)能(比率为3:2),均有助戒烟;SSRIs仅增加5-HT能,无助戒烟。故抗抑郁药增加NE和/或DA能是帮助戒烟的机制,其中增加DA能为核心机制。3.SNRI治疗机制: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抑制5-HT和NE回收,轻度抑制DA回收。低剂量增加5-HT能,中~高剂量增加5-HT和NE能,最高剂量增加5-HT、NE和DA能,文拉法辛对轻度吸烟者的戒烟有效,度洛西汀拟NE和DA能比文拉法辛强,故理论上戒烟比文拉法辛有效。4.度洛西汀:Perroud等(2008)报告1例女性,尼古丁依赖多年,每天吸烟30~40支,醒来10分钟内就吸第一支,曾尝试过戒烟,戒断症状有抑郁心境、焦虑、易激惹、愤怒、失眠(半夜醒来)、增加食欲、体重增加和嗜烟。2年前离婚,并失业、共病抑郁症(MDD)和酒依赖(每天喝啤酒6~8瓶),Fagerstrom试验评定为8分(≥6分提示高度尼古丁依赖),用度洛西汀60mg/d加支持治疗,明显改善抑郁,每天喝啤酒减为1~2瓶,不再吸烟,也无尼古丁戒断症状,仅体重增加4公斤和痤疮,后两者为戒烟的不良反应,半年后自报已戒烟,唾液可替宁测定低于10ng/ml(这是判断不吸烟者的标准)。
王育红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0月10日 35 0 0 -
吸烟除致癌外,还会导致哪些疾病?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槟榔+烟,法力无边”“抽烟不过肺,纯属是浪费”。很多烟民认为,吸烟能彰显一个人的个性和品位,香烟的贵贱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据统计,在中国烟民的数量大致在3.5亿,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了七个"世界第一":烟叶种植面积第一;烟叶收购量第一;卷烟产量第一;卷烟消费量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人数第一。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100万人,是全球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中国抽烟人口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抽烟者的年龄也越来越低,有些甚至还未满18岁。妇孺皆知,吸烟有害健康。但因其带来的伤害是缓慢而隐秘的,短时间看不到它的危害,所以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胜于雄辩。全球众多研究均显示,吸烟不仅与心脑血管疾病、中风、高血压等紧密相连,更是多种癌症,如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及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因素。当今社会,吸烟问题更是已经升级为公共卫生的大难题。因其带来的伤害不仅是对吸烟者本人而且也伤害到了吸烟者家属同事,甚至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带来了污染。下面,我们将探讨吸烟如何诱发癌症,以及其他对健康的威胁,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其危害,并寻找预防策略。答案是肯定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在《Naturecommunication》发表的有关“尼古丁暴露致癌性”的研究显示,除了吸烟,长期吸二手烟也会导致尼古丁暴露,提高肺癌发病率。而《BritishJournalofCancer》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显示:不吸烟的人活到75岁时肺癌患病概率只有0.3%;而对于持续吸烟者,到75岁时其肺癌患病率会增加50倍达到16%,也就是每6人中既有一人患肺癌;如果范围进一步缩小到每天吸烟>5支,那么患肺癌概率更是会提升至25%。吸烟还会导致肺癌死亡率的上升,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此外,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尼古丁暴露还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肺转移,使风险升高35%,即使戒烟30天,癌细胞转移的概率也不会降低。答案依然是肯定的。长期吸烟会使体内的有害物质蓄积,如尼古丁和亚硝胺等,长期下去可能导致食管癌。香烟中的焦油易被酒精溶解,增加食道癌风险。《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中《吸烟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指出:吸烟者的食管鳞癌风险是非吸烟者的五倍。此外,在食管鳞癌致癌性方面,吸烟男性的风险要高于女性。长期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喉癌、口腔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宫颈癌及结/直肠癌。这些部位的黏膜受烟草中有害物质的持续刺激和损伤,导致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大大增加患癌风险。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焦油和尼古丁,会伤害我们的肺部。长期吸烟可以导致气道的弹性减退和破坏,使肺部受损,就类似于湖南熏腊肉的过程,反复的烟熏刺激,我们的肺最终会变成类似又黑又干的腊肉,千疮百孔,丧失肺功能。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吸烟长期损伤支气管纤毛、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导致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阻塞细支气管,导致COPD的发生和恶化。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该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8倍,戒烟和避免有害气体是预防该病的关键。2.肺气肿:在肺气肿患者中,肺泡破裂融合,使肺泡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从而导致氧气难以被血液运输。随着疾病发展,患者呼吸逐渐困难,甚至需要呼吸机支持。肺气肿不能逆转,但是戒烟可以缓解病情。3.支气管哮喘: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为减少发作,哮喘患者应避免吸烟和二手烟。4.呼吸系统感染:吸烟不仅会破坏呼吸道的天然屏障,使细菌和病毒更容易侵入肺部,还会削弱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戒烟可以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5.肺部纤维化:肺部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组织逐渐硬化和呼吸困难。根据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容易导致肺泡壁间隔的破坏和间质纤维化。戒烟和避免有害物质是预防的关键。6.肺心病:肺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脏病,主要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吸烟会导致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和恶化,从而增加患肺心病的风险。戒烟和积极治疗慢性肺部疾病是预防肺心病的首要措施。1.冠心病:根据《Lance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至4倍。香烟如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以引起血管壁损伤,增加冠心病风险。据估计,全球每年有约5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冠心病。2.中风:吸烟者的中风风险比非吸烟者高1.5倍。吸烟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栓形成,增加中风概率。据估计,全球每年有约2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中风。3.外周动脉疾病:一项发表在《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的研究发现,吸烟者患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2.5倍。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外周动脉狭窄和组织供血不足。据估计,全球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动脉硬化相关性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既然吸烟害处如此之多,那我痛改前戒掉不就行了嘛。可以肯定的是,戒烟好处大于吸烟,但长期吸烟的人若突然决定戒烟,他们很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反应。这是因为尼古丁是一种容易上瘾的物质,导致长期吸烟者身体和心理上对其产生依赖。一旦停止吸烟,身体对尼古丁的需求开始减少,进而出现了所谓的戒断综合症,包括焦虑、失眠和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戒烟初期尤为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人会逐渐适应。值得注意的是,戒烟的前几周,身体的免疫功能可能会稍微下降,这时反而更容易生病。戒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首先,如果短时间内戒烟后被诊断出患有肿瘤,这些肿瘤实际上在戒烟前就已形成。因为肿瘤是由异常细胞的持续分裂造成的,不是短时间内突然形成的。其次,尽管戒烟可以显著地降低肿瘤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戒烟者就绝对不会患病。研究指出,戒烟5-10年后,肺癌的风险可以减少至少一半;15年后,风险更是降低到接近从未吸烟者的水平。而且,及时放弃吸烟还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因为吸烟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一项发表在《Lancet》上的研究表明,戒烟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该研究指出,戒烟6个月后,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27%;戒烟一年后,死亡风险下降38%。此外,戒烟还可以降低其他吸烟相关癌症的风险,如食管癌、喉癌等。“香烟进肺,烧心烧肺。”吸烟的健康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增加了癌症的风险,还可能罹患其他多种疾病。燃烧的是香烟,耗费的是钱财、健康、幸福甚至是生命。因此,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吸烟者应该尽早戒烟,不要等到进ICU才后悔莫及。如果戒烟困难,戒断反应太大,寻求专家的帮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张百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9月18日 97 0 3 -
为什么尽早戒烟比较好?
为什么尽早戒烟比较好?由于烟草成瘾是一种疾病,戒烟仅凭意志力是绝对不够的,仅靠吸烟者的个人意志戒烟,成功率仅有5%~7%,而在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下,戒烟成功率可提高2~3倍。在戒烟成功的病例中,大约有70%要归功于医生的帮助。中、重度尼古丁依赖人群,将会是主要的需要戒烟帮助的人群。戒烟有哪些方法✦尼古丁成瘾会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针对生理、心理依赖,戒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戒烟药物治疗生理依赖,减轻戒烟产生的戒断症状。心理支持治疗心理依赖,如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找出戒烟理由、确定戒烟日期、回顾戒烟经历、做好戒烟思想准备、处理戒断症状、提供辅助材料及电话咨询等。其他方法如行为疗法,即行为矫正,改变吸烟者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习惯性吸烟的行为。烟草依赖最佳的方案是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相结合。因为单纯自行戒烟的失败率约为90%~95%,而有效的药物措施可使成功率倍增(2~3倍)。戒烟小妙招✦如果戒烟者一直有吸烟的欲望,可以通过饮水、喝茶、咀嚼干海藻或无糖口香糖来减轻欲望。有时戒烟者感觉易激动,不能平静,可以做深呼吸,散步或适度锻炼。有些戒烟者在戒烟中精力不集中,可以减少工作负担,休息1~2周。有些戒烟者感觉身体疲乏,而且总想睡觉,那么就可以充分睡眠,适度锻炼、洗热水澡、用干或湿毛巾擦拭全身。如果戒烟时睡眠不好,就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适度锻炼,用温水洗澡。如戒烟者出现便秘,可以大量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且不要吃巧克力等高能量的零食,以防发胖。同时,要扔掉所有烟草制品、打火机、烟灰缸和其他吸烟用品,远离吸烟者,避免停留于有吸烟人群的地方(如酒吧等)。特别提醒:戒烟要下定决心,一次戒断。减量戒烟的方法不可取,这种戒烟方法实际是在麻痹自己,给自己安慰,觉得吸得少对身体的危害就会小,但是少量的吸烟也是身体和心理上的依赖,时间长了,戒烟的决心就会消失,烟也永远戒不了。戒烟者的常见问题有哪些✦问:有人说尼古丁有害,使用尼古丁贴片来帮忙戒烟,安全吗?答:安全。使用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辅助品是戒烟过程的一个过渡,使用量每周逐渐降低,4~12星期后可以完全停止。问: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电子烟能有助于戒烟吗?答:不能。除了尼古丁的危害之外,电子烟还有甲醛等危害性气体问题。电子烟也会释放有害物质,可导致肺癌,危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健康,长时间吸电子烟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不能帮助戒烟。问:如果戒烟,会不会造成其他的健康问题?戒烟会得肺癌吗?答:不会造成其他的健康问题,也不会导致肺癌的发生。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戒烟后健康状况会好转。戒烟后患肺癌是常年吸烟的累积结果,并不是因为戒烟导致肺癌。尽早戒烟就会减少患肺癌的风险。问:吸烟减肥,戒烟发胖?答:这是错误的,吸烟会导致食欲的减退和消化功能的紊乱,引起体重下降,并且会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戒烟之后之所以会胖,是由于烟雾对身体的刺激消失,各个器官的状态逐渐转好,食欲和嗅觉都会恢复正常,对食物产生兴趣,胃口变好。再加上习惯问题,没有烟吸了就会很自然地找零食代替,如果不加强身体锻炼,难免会发胖。问:人都老了,还有必要戒烟吗?答:戒烟永远不会太晚。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11日 134 0 2 -
手术前必须戒烟吗?
手术前必须戒烟吗?少抽一点行不行?手术期间是绝对不允许吸烟的。吸烟会对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可能会引发呼吸系统并发症、影响血液循环,吸烟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伤口愈合时间变长,增加感染和愈合不良的风险。研究表明,戒烟的患者比未戒烟的患者,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在进行肺部手术前停止吸烟至少4周以上,并在手术后持续不吸烟是非常重要的。
卢家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4月06日 74 0 0 -
戒烟需要药物加意志力相结合的方式
每个不愿意戒烟,自欺欺人不相信吸烟坏处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沉迷在自己的思维里,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总是拿着幸存者偏差的事迹来安慰自己,但是等到真正感受到坏处想回头的时候,发现连维持生命都成了一种奢望,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据统计我国有3.5亿吸烟人口,约占全球烟民的1/3。随着国家控烟政策的收紧,以及大家对吸烟危害的不断认识,戒烟已经成为许多烟民及其家人的目标。每年约有46%的吸烟者尝试戒烟,但只有不到3%,能够坚持戒烟一年以上。戒烟方法其实很多,研究表明,意志力加药物辅助戒烟效果最明显。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药物辅助戒烟都有哪些可以选择?一般来说,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戒烟药物有,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以及伐尼克兰片等等。国外研究发现,由山东威智医药生产的伐尼克兰片(威立戒)是其中的翘楚,使用它的戒烟成功概率领先于其他的产品。因为伐尼克兰是新型的戒烟药物,作为a4B2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同时具有激动及拮抗的双重调节作用。伐尼克兰在吸收后与尼古丁受体结合,一方面发挥激动剂作用,刺激脑内释放多巴胶,可缓解戒烟后的戒断症状;另一方面,它的拮抗特性可以阻止尼古丁与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减少吸烟的快感,有效的提高戒烟成功率和复吸率。刚开始戒烟的话,过程基本上是这样是:当戒烟20分钟时,你觉得没有什么反应,戒烟2个小时后,心率也处于正常,此时可能沾沾自喜,戒烟没有什么难的。但是12小时后,你的身体就开始有了尼古丁戒断反应,开始感到难受。戒烟大概三天后,戒断反应处于顶峰期,你就会感到头痛,口渴,烦躁,甚至失眠。这是因为尼古丁会使人产生依赖性,当你戒烟时,就要消耗体内的尼古丁,身体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能量,所以你就会感到全身无力,而且因为吸烟时身体器官已经受到一 定的损伤,身体在修复这些受损部位时,会更多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会使得人容易犯困。吸烟的人由于体内的尼古丁的影响,处于一个缺氧的环境里,你的身体也适应了这个环境。一旦戒烟,身体重新回到有氧的环境,就会头晕。而且肺部在修复过程中,会受到一定刺激,还会出现咳嗽,这并不是身体生病了,这意味着你的肺部正在积极修复。而使用伐尼克兰片(威立戒)可以有效的帮助您快速度过这个戒断反应期,使您的戒断反应变得轻微可以接受,并且减少吸烟的欣快感觉,让您真正意义上的戒除了烟瘾。戒烟之后,您的身体也会感觉到轻松,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有以下的变化:1.大脑变的清醒,思维活跃,反应速度变快。(香烟里的有毒物质对大脑也是有影响的,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一旦成功戒烟,大脑不再受影响,就会变得更灵敏,更清醒。)2.肺部功能得到恢复。3.口气清新,口腔问题减少。4.皮肤状态变好,重新有光泽和弹性,整体找到了年轻的状态。戒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你下定决心,咬牙坚持,同时配合伐尼克兰,就会起到决定性的效果。——《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0月28日 46 0 0 -
刘懿博士说肺癌(四五三〇)吸烟很长时间,能不能突然停掉?
刘懿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19日 153 0 3 -
戒烟的好办法
贾维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9月18日 545 0 11
烟草依赖相关科普号
张百华医生的科普号
张百华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胸外科
3058粉丝5.7万阅读
杨杰医生的科普号
杨杰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6160粉丝32.2万阅读
刘懿医生的科普号
刘懿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肺部肿瘤外科
1.1万粉丝754.6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倪照军 主治医师北医六院 精神科
抑郁症 10票
焦虑症 5票
情感障碍 3票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等 -
推荐热度5.0胡飞虎 主治医师南昌大学二附院 心身医学科
抑郁症 171票
焦虑症 104票
双相情感障碍 46票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和心理咨询。 -
推荐热度4.8耿道明 主治医师杭州市临安区第五人民医院 精神科
焦虑症 8票
双相情感障碍 2票
精神分裂症 2票
擅长:擅长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烟草依赖、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及睡眠障碍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以及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