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烟除致癌外,还会导致哪些疾病?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槟榔+烟,法力无边”“抽烟不过肺,纯属是浪费”。很多烟民认为,吸烟能彰显一个人的个性和品位,香烟的贵贱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据统计,在中国烟民的数量大致在3.5亿,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了七个“世界第一“:烟叶种植面积第一;烟叶收购量第一;卷烟产量第一;卷烟消费量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人数第一。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约100万人,是全球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中国抽烟人口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抽烟者的年龄也越来越低,有些甚至还未满18岁。
妇孺皆知,吸烟有害健康。但因其带来的伤害是缓慢而隐秘的,短时间看不到它的危害,所以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胜于雄辩。全球众多研究均显示,吸烟不仅与心脑血管疾病、中风、高血压等紧密相连,更是多种癌症,如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及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因素。
当今社会,吸烟问题更是已经升级为公共卫生的大难题。因其带来的伤害不仅是对吸烟者本人而且也伤害到了吸烟者家属同事,甚至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带来了污染。下面,我们将探讨吸烟如何诱发癌症,以及其他对健康的威胁,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其危害,并寻找预防策略。
吸烟是否容易导致肺癌?
答案是肯定的。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根据在《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的有关“尼古丁暴露致癌性”的研究显示,除了吸烟,长期吸二手烟也会导致尼古丁暴露,提高肺癌发病率。而《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显示:不吸烟的人活到75岁时肺癌患病概率只有0.3%;而对于持续吸烟者,到75岁时其肺癌患病率会增加50倍达到16%,也就是每6人中既有一人患肺癌;如果范围进一步缩小到每天吸烟>5 支,那么患肺癌概率更是会提升至25%。吸烟还会导致肺癌死亡率的上升,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此外,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尼古丁暴露还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肺转移,使风险升高35%,即使戒烟30天,癌细胞转移的概率也不会降低。
吸烟是否容易导致食管癌?
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长期吸烟会使体内的有害物质蓄积,如尼古丁和亚硝胺等,长期下去可能导致食管癌。香烟中的焦油易被酒精溶解,增加食道癌风险。《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中《吸烟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指出:吸烟者的食管鳞癌风险是非吸烟者的五倍。此外,在食管鳞癌致癌性方面,吸烟男性的风险要高于女性。
吸烟还可能导致哪些癌症?
长期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喉癌、口腔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宫颈癌及结/直肠癌。这些部位的黏膜受烟草中有害物质的持续刺激和损伤,导致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大大增加患癌风险。
吸烟除增加多种患癌风险外,还会引发很多肺部其它疾病。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焦油和尼古丁,会伤害我们的肺部。长期吸烟可以导致气道的弹性减退和破坏,使肺部受损,就类似于湖南熏腊肉的过程,反复的烟熏刺激,我们的肺最终会变成类似又黑又干的腊肉,千疮百孔,丧失肺功能。
1.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吸烟长期损伤支气管纤毛、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导致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阻塞细支气管,导致COPD的发生和恶化。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该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8倍,戒烟和避免有害气体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2. 肺气肿:在肺气肿患者中,肺泡破裂融合,使肺泡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从而导致氧气难以被血液运输。随着疾病发展,患者呼吸逐渐困难,甚至需要呼吸机支持。肺气肿不能逆转,但是戒烟可以缓解病情。
3. 支气管哮喘: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为减少发作,哮喘患者应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4. 呼吸系统感染:吸烟不仅会破坏呼吸道的天然屏障,使细菌和病毒更容易侵入肺部,还会削弱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戒烟可以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5. 肺部纤维化:肺部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组织逐渐硬化和呼吸困难。根据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容易导致肺泡壁间隔的破坏和间质纤维化。戒烟和避免有害物质是预防的关键。
6. 肺心病:肺心病是一种慢性心脏病,主要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吸烟会导致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和恶化,从而增加患肺心病的风险。戒烟和积极治疗慢性肺部疾病是预防肺心病的首要措施。
不仅如此,吸烟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冠心病:根据《Lance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至4倍。香烟如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以引起血管壁损伤,增加冠心病风险。据估计,全球每年有约5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冠心病。
2.中风:吸烟者的中风风险比非吸烟者高1.5倍。吸烟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栓形成,增加中风概率。据估计,全球每年有约2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中风。
3.外周动脉疾病:一项发表在《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发现,吸烟者患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2.5倍。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进而引发外周动脉狭窄和组织供血不足。据估计,全球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动脉硬化相关性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
长期吸烟的人戒烟反而容易得病吗?
既然吸烟害处如此之多,那我痛改前戒掉不就行了嘛。可以肯定的是,戒烟好处大于吸烟,但长期吸烟的人若突然决定戒烟,他们很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反应。这是因为尼古丁是一种容易上瘾的物质,导致长期吸烟者身体和心理上对其产生依赖。一旦停止吸烟,身体对尼古丁的需求开始减少,进而出现了所谓的戒断综合症,包括焦虑、失眠和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戒烟初期尤为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人会逐渐适应。值得注意的是,戒烟的前几周,身体的免疫功能可能会稍微下降,这时反而更容易生病。
也许有读者会问,为何有人戒烟后反而得了肿瘤?
戒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首先,如果短时间内戒烟后被诊断出患有肿瘤,这些肿瘤实际上在戒烟前就已形成。因为肿瘤是由异常细胞的持续分裂造成的,不是短时间内突然形成的。其次,尽管戒烟可以显著地降低肿瘤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戒烟者就绝对不会患病。
研究指出,戒烟5-10年后,肺癌的风险可以减少至少一半;15年后,风险更是降低到接近从未吸烟者的水平。而且,及时放弃吸烟还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因为吸烟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一项发表在《Lancet》上的研究表明,戒烟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该研究指出,戒烟6个月后,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27%;戒烟一年后,死亡风险下降38%。此外,戒烟还可以降低其他吸烟相关癌症的风险,如食管癌、喉癌等。
“香烟进肺,烧心烧肺。”吸烟的健康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增加了癌症的风险,还可能罹患其他多种疾病。燃烧的是香烟,耗费的是钱财、健康、幸福甚至是生命。因此,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吸烟者应该尽早戒烟,不要等到进ICU才后悔莫及。如果戒烟困难,戒断反应太大,寻求专家的帮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文是张百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