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烟草依赖 >

烟草依赖介绍,什么是烟草依赖

介绍

烟草依赖是指对吸烟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感,对吸烟行为的开始、结束及剂量难以控制,当吸烟被终止或减少时出现生理戒断症状,表现为易激惹、焦虑不安、头痛、口干、注意力不集中等。

本病好发于吸烟起始年龄小、每日吸烟量大、吸烟时间长的吸烟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马斯克拒绝承认吸毒,但从他的身体改变来看,吸烟是肯定的

胡洋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烟草依赖形成的机制主要在于尼古丁的奖赏效应。尼古丁与大脑内的尼古丁受体结合后,激活脑多巴胺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使吸烟者产生“愉悦”感以及其他奖赏感受,反复多次后形成烟草依赖。

此外,研究还发现,遗传因素在烟草依赖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症状表现

烟草依赖的表现可分为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方面。

躯体依赖

  • 躯体依赖表现为,吸烟者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戒断生理症状,包括渴求吸烟、焦虑、抑郁、不安、头痛、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 一般情况下,戒断症状可在停止吸烟后数小时开始出现,在戒烟最初 14 天内表现最强烈,之后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 大多数戒断症状持续时间为 1 个月左右,但部分患者对吸烟的渴求会持续 1 年以上。

心理依赖

  • 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表现为主观上强烈渴求吸烟,认为吸烟可以帮助自己。
  • 烟草依赖者出现戒断症状后若再吸烟,会减轻或消除戒断症状,破坏戒烟进程。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乙肝患者请坚决戒烟!!

王春喜 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 门诊部 主治医师

检查

本病一般通过症状可以诊断,不需要进行特殊检查。

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 年版)》,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如下:

在过去1 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 6 项中的至少 3 项,可以做出诊断。

  • 强烈渴求吸烟。
  • 难以控制吸烟行为。
  • 当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出现戒断症状。
  • 出现烟草耐受表现,即需要增加吸烟量才能获得过去吸较少量烟即可获得的吸烟感受。
  • 为吸烟而放弃或减少其他活动及喜好。
  • 不顾吸烟的危害而坚持吸烟。
治疗方式

本病主要采用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采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 技术),自我控制性行为治疗。通过意志努力,厌恶想象,回避情境,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延迟满足及全身放松等方法克服烟瘾,消除吸烟欲望。但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吸烟者本人的毅力。

药物治疗

常使用尼古丁替代品如尼古丁瑞林(含少量尼古丁的口香糖),安非他酮、酒石酸伐尼克兰片等药物治疗,能有效地减轻尼古丁戒断反应。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独立作用多巴胺泵的抗抑郁药物

孙玉涛 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分散注意力。
  • 戒烟时可以选择口香糖等替代物,帮助克服依赖。
  • 家属应适当对患者进行鼓励,肯定其戒烟取得的成效。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尼古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临床治疗

耿鑫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预后

治愈情况

本病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由于烟草依赖的成瘾性,成功戒烟者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复吸风险。大多数复吸发生在戒烟的早期,也可能在成功戒烟后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复吸。研究表明,10 个戒烟者中会有 9 人复吸,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烟。

影响预后的因素

戒烟并不困难,但维持不吸烟的状态非常困难,研究发现远期戒烟率仅有 30%左右。影响预后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 戒烟者的动机
  • 所遭遇的生活事件(精神刺激)
  • 戒烟者的情绪状态、性格特征以及认识差异
  • 家庭成员的支持
  • 媒体的宣传和社会的监督
推荐医生 83位 推荐医院 7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