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勤书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介入科
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4937人已读
门静脉高压症
1.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积而压力增高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及腹水等。
2. 解剖概要
2.1 门静脉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占20%`~40%)

门静脉属支图

门静脉属支图
2.2门静脉特点: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一端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肝窦;
门静脉系本身无瓣膜
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之间存在有4个交统支
门静脉系统有功能分区现象 胃脾区(小内脏循环系)、肠系膜区(大内脏循环系)
2.3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支
• 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最重要
• 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
• 腹膜后交通支;
• 前腹壁交通支。

门腔交通支图

门腔交通支图
2.4冠状静脉分支
胃支
食管支
高位食管支
3. 分型与病理
(1)分型 根据门静脉受阻部位分型
①肝内型A窦前阻塞:见于血吸虫性肝硬变、胆汁性肝硬变;
B窦性阻塞 见于肝炎后肝硬变
C窦后阻塞见于肝炎后肝硬变、血栓性肝静脉炎、先天性肝静脉纤维化
②肝前型门静脉主干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或海绵样变性)、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
③肝后型Budd-Chiari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
4. 主要病理变化

肝炎后肝硬化的肝脏
正常门静脉压力13~24cmH2O,平均18cmH2O,门静脉高压时可达30~50cmH2O ,压力不超过25cmH2O食管胃底静脉很少破裂出血。
①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② 交通支静脉扩张
③ 腹水
5. 临床表现
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全血细胞减少
2)呕血或黑便 首次出血死亡率25%,首次出血1~2年内,约50%病人将再次出血
3)腹水
4)肝脏缩小、黄疸、腹壁静脉曲张、蜘蛛痣、肝掌
6. 诊断
1)临床表现
2)实验实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肝功能:白蛋白降低、白/球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查
3)B-US
4)食管吞钡X线检查 呈虫蚀状、蚯蚓状或串珠状改变
5)纤维胃镜检查
6)选择性脾动脉造影或脾门静脉造影
7. 鉴别诊断
(1) 胃十二指肠溃疡
(2) 急性出血性胃炎
(3) 胃癌
(4) 胆道出血
(5) Budd-chiari综合征
8. 治疗
针对门静脉高压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内科护肝治疗等。
8.1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急性大出血的处理
8.1.1 非手术疗法
A 输新鲜全血
B 药物止血垂体后叶素10%GS 200ml+20u,20min滴完,24h重复3~4次
善宁、生长抑素
其他止血药
C 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
D 内窥镜止血 内镜下结扎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
E介入治疗经皮肝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
8.1.2 手术治疗
断流术
分流术
断流+分流
1)防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急性再出血的治疗
①断流术常用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②分流术常用的有:肠-腔静脉分流术;脾-肾静脉分流术;脾腔静脉分流术;门-腔静脉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冠-腔静脉分流术

肠腔分流示意图

肠腔分流示意图
③ 断流术+分流术
断流术或分流术的选择:肝功能分级;手术者的水平;医院的条件等
要求:断流要彻底,分流要通畅
4 介入腔内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

TIPSS手术过程示意图
8.2脾功能亢进的手术
8.2.1 脾脏切除术
8.2.2 介入腔内治疗:脾脏栓塞术
8.3腹水的治疗
8.3.1门-体分流术:肠-腔静脉分流术;脾-肾静脉分流术;脾腔静脉分流术;门-腔静脉分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8.3.2腹腔-颈内静脉转流术
8.3.3介入腔内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
9. 预后
本文是焦勤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