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靖涛 三甲
李靖涛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消化内科

幽门螺杆菌相关问题解答

2103人已读

幽门螺杆菌被列为I类致癌物,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均58%-64%,也就是说,我国至少有8亿人处于感染状态。看病2小时,问诊3分钟,这是很多患者在医院就诊的真实经历,往往钱花了,病看了,但自己依旧糊里糊涂,甚至因为糊里糊涂而走了很多弯路,酿成不少悲剧。为了使大家全面了解幽门螺杆菌,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关于“幽门螺杆菌”的诸多问题。


——成人篇

1、吃什么药?

四联:两种胃药(**拉唑和铋剂)和两种抗菌药。

抗菌药有哪些呢?

目前证明有用的是这6个: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

这些药怎么选呢?

胃药:一般选的好点的,这样可以为杀菌创造很好的环境(酸度低)

第二次杀菌:一般不选前面用过的抗菌药;

耐药比较多的: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对胃刺激大的: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

具体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和医生一起商量决定。。。。。

2、怎么吃药?

胃药:饭前30分钟吃,减少胃里面的酸度,不要让胃酸把抗菌药“消化”掉;

抗菌药:饭后30分钟吃,减少药对胃的刺激,同时也等胃药把胃里面的酸度降下来。

吃多久?

最少不能少于10天,也不用超过14天。吃少了可能没用,吃多了也没有必要。

吃几次?

胃药:一般都是一天2次,每次吃多少可能有点不同。

抗菌药:

  • 阿莫西林:每天2次,每次1.0g(如果你买的药是0.25g一片,那就是每次4片);

  • 克拉霉素:每天2次,每次0.5g(如果你买的药是0.5g一片,那就是每次1片)

  • 呋喃唑酮:每天2次,每次0.1g(如果你买的药是0.1g一片,那就是每次1片);

  • 四环素:每天3次或者4次,每次0.5g(如果你买的药是0.25g一片,那就是每次2片);

  • 甲硝唑:每天3次或者4次,每次0.4g(如果你买的药是0.2g一片,那就是每次2片);

  • 左氧氟沙星:每天1次,每次0.5g(如果你买的药是0.5g一片,那就是每次1片);或者是每天2次,每次0.2g(如果你买的药是0.1g一片,那就是每次2片)。

这些数字问题一定不能错,不然就白吃了,前功尽弃!还有一个数字:停药1个月后复查,千万记住,是1个月,不要白查了!

3、注意什么?

这些要做到:

  • 吃药这10天到14天、吃药后的7天,都不能喝酒

  • 因为家庭传播是根除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考虑家里人查一下是不是有(14岁以下的孩子不用),有的话一起治疗

  • 但下面的情况是正常的,不需要停药:

  • 如果吃的药里面有克拉霉素,出现嘴巴苦、有金属味;

  • 如果吃的药里面有铋剂,大便发黑;

  • 如果吃的药里面有呋喃唑酮,小便发黄:需要多喝水,少吃火腿、香肠、水产品等。

  • 如果出现有胃不舒服,可能和抗菌药有关系。。。。

  • 所以如果你选择了杀菌,就一定要坚持完10天到14天。


——儿童篇

1、会不会传染?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多的一种是口-口传染,也就是“口水”啦~~~~

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非常容易被传染上,于是有些发展中国家,有87%的孩子都有幽门螺杆菌,这个实在是。。。。。好多!

如果直接把饭嚼烂了喂给小孩子吃,这个传染的机会是最大的。

但,如果不做这些事,就不会传染了吗?

但,你不传染给孩子,别人不会传给他?

所以,如果要问:会不会传染给孩子?

答案是:可能会的。

2、有什么后果?

这个菌对于大人来说,最主要的是导致一些胃病,增加了胃癌的风险。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相似的:主要是增加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可能,增加了得胃癌的可能(小孩子,这个似乎可以暂时不用去管吧~~)。孩子有了菌,后果也不是很严重,主要会有一些胀气、嗳气、胃痛的胃不舒服。

偶尔,它可能让孩子得缺血性贫血、MALT淋巴瘤。。。。(但,这个很少很少)

尽管如此,大部分的胃不舒服,和幽门螺杆菌并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个菌主要让小孩子有一些胃的问题,但大部分和它没有关系,不要总说是它的错。

3、要不要查?

如果大人有了幽门螺杆菌,孩子要不要检查下有没有?

  • 如果没有不舒服,没有找不到原因的毛病:不查

  • 如果只是有中耳炎、牙周毛病:不建议查

  • 如果只是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建议查

  • 如果只是长得慢:不建议查

  • 如果只是有个叫做“功能性腹痛”的毛病:不建议查

  • 如果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查

  • 如果有“MALT淋巴瘤”:查

  • 如果有慢性胃炎:查

  • 如果孩子的爸妈、兄弟姐妹有人得胃癌:查

  • 如果有找不到原因的难治的缺铁性贫血:查

  • 如果孩子要长期吃一种叫“非甾体类消炎药”的药:查

总的来说,主要看目的:

查是为了找到一些疾病的原因,而不是为了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这个菌。

如果只是为了知道“有没有”,那就不要查。

4、有了杀不杀?

如果你查出来孩子有这个菌怎么办?杀还是不杀?

这些时候一定要杀:

  •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 MALT淋巴瘤

这些时候要和医生商量下:

  • 慢性胃炎;

  • 胃癌家族史;

  • 找不到原因的难治的缺铁性贫血

  • 准备长期吃叫“非甾体类消炎药”的;

  • 家长和孩子自己一定要求杀(这个我真的建议你再考虑考虑)

这些时候不要管它:如果没有上面这些情况,你根本不用管它,为什么呢?

  • 孩子杀掉了这个菌,很容易被别人再传染上,白杀

  • 吃的药不少,至少2种抗生素

  •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中,可能这个菌被孩子自己杀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靖涛
李靖涛 主任医师
中日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