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侯涛 三甲
侯涛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肝病科

脂肪肝与脂肪型肝炎有区别吗?

1558人已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保健的重点已从解决传染病与流行病的防治,逐步转入非传染病、精神病等现代社会中常见病的防治。人口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造成的不良生活习惯,生活水平提高后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使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增高,相应的防治与康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早在2016年7月,我国著名脂肪肝专家范建高博士在相关研讨会上指出:脂肪肝已成为目前亚洲地区常见的肝病,而中国人的患病率更呈节节攀升之势!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黄炜燊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有1亿人口超重,尤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中国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八成左右。因此不要轻易认为儿童不会罹患脂肪肝。

我曾多次对患者朋友们提过:医学专业术语是非常严谨的,“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例如肝炎,泛指各种因素造成的肝损伤,而病毒性肝炎是指嗜肝病毒(HAV、HBV、HCV、HDV、HEV等)与非嗜肝病毒(如CMV、EBV等)感染引起的疾病,由于嗜肝病毒引起的病变主要以肝脏损害为主,所以病毒性肝炎常常是指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及戊肝。脂肪肝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内脂肪堆积过多,如果肝脏脂肪含量达到了肝湿重的5~10%,就形成了脂肪肝。肝脏作为1各器官,是由无数个组织、细胞形成,肝小叶是肝脏的核心结构,当各种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肝脏脂质代谢,就会促进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而形成脂肪肝。由于病变部位主要在“肝”,所以脂肪肝就是肝病的1种而没有直接称“肝炎”。

脂肪性肝炎系指继发于大泡性肝细胞脂肪变的肝炎,根据病因分为酒精性肝炎与非酒精性肝炎2大类。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脂肪肝也是分为这2类,究竟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的概念有无区别?不错,绝大多数人(包括专业医生)认为无区别,并认为:脂肪性肝炎只是脂肪肝的1个病理过程,也就是说,当肝细胞有脂肪变性,但没有达到30~50%的程度,可称脂肪性肝炎;若达到30~50%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就称为“脂肪肝”。多年的临床经历告诉我们:患者口称的“肝炎”,一定要有肝功能异常的“先决条件”,而将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称为“健康携带者”,其实这是他们的“自我安慰”!

在2020年11月受理的1例咨询,患者安某,女,31岁,因为单纯谷丙转氨酶升高2个月而被当地医院诊断为中度脂肪肝,服用双环醇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患者近半年来偶尔肝区疼痛,肝硬度10.8KPa,属于显著肝纤维化。老百姓对于肝病临床命名都不是太熟悉,但可以肯定一点就是:发现肝功能异常,医生诊断为“肝炎”,他接受不了,而诊断为脂肪肝,他却欣然接受!这里面其实就是概念的问题。因为普通老百姓很容易将“肝炎"与病毒感染联想起来,而对于脂肪肝却不以为然!就如这位患者一样,肝硬度值已经提示有显著的肝纤维化,那么,您还会认为单纯脂肪肝是小事吗?临床上说的脂肪性肝炎绝大多数是指急性妊娠脂肪肝,是指在妊娠末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1/130000孕妇,孕妇及胎儿死亡率分别为33.3%和66.7%,预后较差。由于脂肪肝患者绝大多数是无症状,因此临床确诊为脂肪肝的,病情也不会特别严重;而脂肪性肝炎就不同了,多数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或病理基础),如果不重视,不积极治疗,也可演变为重型肝炎、肝坏死。

总结:脂肪性肝炎是脂肪肝的1个病理过程,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需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才能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所以,请不要因为“脂肪肝”没有“肝炎”2字而忽视自我保健,也不要因为“脂肪性肝炎”中的“肝炎”2字而耿耿于怀!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预防或治疗,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


侯涛
侯涛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