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章爱斌 三甲
章爱斌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

如何优雅的看懂一张肝功能化验单

3641人已读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是白蛋白和各种酶合成的器官,是生物转化和解毒的器官,又是消化液分泌与解毒物质的排泄器官。由于肝脏的合成、转化、代谢等功能,都是要通过血液为载体作用于全身的,所以,检测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肝功能的情况。简单来说,肝功能指标主要分为三大类——1,反映肝细胞稳定性的各项指标包括各种血清转氨酶,2,反映肝脏代谢功能的指标,最重要的是血清胆红素,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各项指标,最重要的是血清白蛋白。

一、肝细胞的稳定性

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转氨酶局限在肝细胞内部,能通过肝细胞膜的量是有限的;而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增强,甚至肝细胞膜裂解,就会有大量的转氨酶进入血液,导致血液检测时转氨酶升高。血清转氨酶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的升高相对滞后,当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时,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二、肝脏的代谢功能

血胆红素是反映肝细胞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胆红素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死亡后正常代谢的产物。血液中的红细胞死亡后产生胆红素,经过肝细胞的转化后排泌出肝细胞,形成胆汁流入肠道,帮助人体吸收脂肪和蛋白。

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肝脏失去对胆红素正常的代谢能力,表现为胆汁在体内的淤积,临床上表现为黄疸。常见的黄疸可以分为几种类型,1,肝细胞受损,无法将大量的红细胞新陈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导致血液内间接胆红素堆积,这叫肝细胞性黄疸。通常情况下,病毒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病患者的黄疸表现为这一类型。2,肝细胞保持着对胆红素正常的代谢能力,但是胆道阻塞,胆汁形成后无法排出,经胆道毛细血管逆流入血液,这叫梗阻性黄疸。通常情况下,胆道肿瘤,胆道结石,或者肝脏的肿瘤压迫了胆管,可以造成这一类型的黄疸。3,血液系统出现了问题,红细胞大量坏死,产生过多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同样造成间接胆红素在血液里的堆积,造成黄疸,这叫溶血性黄疸。通常情况下,各种溶血性疾病患者的黄疸表现为这一类型。

三、肝脏的合成功能

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

1,白蛋白:合成白蛋白是肝脏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血清白蛋白是反映肝功能情况最具参考性的指标。在一些慢性肝病的患者中,肝细胞长期受各种慢性因素的损害,最常见的为病毒或者酒精,导致肝功能受损,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蛋白含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液渗透压下降,水就会从血液循环中跑到组织间隙里。肝硬化病人常伴有的腹水,就是这样产生的。

2,胆碱酯酶:胆碱酯酶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主要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病。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活力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3,凝血酶原:凝血因子同样由肝脏合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值为11~15秒,较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意义。急性肝炎及轻型慢性肝炎一般情况下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严重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病人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其他一些用于肝功能临床判断的指标包括一些小分子物质,常用的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肝脏中γ-GT主要局限于毛细胆管和肝细胞的微粒体,当胆管上皮细胞受损时,可以表现为γ-GT增高,可用于对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脏肿瘤的诊断。ALP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细胞,经胆汁排入肠道。当肝脏发生疾病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可以见到ALP增高。

最后总结一下,肝脏是一个复杂的器官,肝功能的各项指标也是千变万化,一些轻微的异常有时候只是生理活动的一些变化。总的来说,转氨酶轻度升高有时候并不具有太大意义,但胆红素和白蛋白指标异常则需要引起警惕。


章爱斌
章爱斌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