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段切除?楔形切除?哪些早期肺癌可以少切肺?
传统的肺癌手术通常需要做肺叶切除。但是近年来,随着CT筛查普及,发现大量恶性程度较低的早期肺癌。那么在保证切除效果的前提下,哪些肺癌可以少切肺,从而有助于肺功能的更快康复呢?
首先,简单科普几个概念:(1)正常人共有五个肺叶,左侧两叶,右侧三叶,(2)每个肺叶又分为若干肺段,像大树的分叉。(3)我们日常生活通常需用2-3叶肺功能,此外还有一定的肺功能储备。(4)同一个肺叶或肺段有共同的血管、淋巴管滋养汇总。
肺叶切除即切除肿瘤所在的整片肺叶,亚肺叶切除即局部肺叶的切除,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两种(如下图示)
亚肺叶切除的前提:低度恶性肺癌。那么什么样的肺癌符合这样的要求呢?过去,我们认为原位癌和微浸润腺癌是符合这样要求的早期肺癌,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判断方法吗?
2020年,日本的临床肿瘤研究组(JCOG)发布了几项研究的结果,尝试回答这一问题,结果与我们的临床观察体会不谋而合,值得借鉴。
(1)第一项研究来自顺天堂医院的铃木健司和庆应大学的浅村尚生等医生。他们发现对于“外周型”“以磨玻璃为主的”早期肺癌,亚肺叶切除安全可靠。研究人员总结了333例小于2厘米,实性成分小于25%的外周型磨玻璃结节。其中314例进行了亚肺叶切除(258例楔形切除和56例肺段切除)。切除后均为早期肺癌,绝大多数(96%)为原位癌、微浸润腺癌或贴壁亚型的浸润性腺癌,没有使用术后化疗,也没有病人发生局部复发,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达到了99.7%。(原文参见:Suzuki K, et al., A single-arm study of sublobar resection for ground-glass opacity dominant peripheral lung cancer.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20 Nov 12:S0022-5223(20)33043-9.)
外周型肺癌:位于肺外周1/3的肺癌
磨玻璃结节中的实性成分:指混合磨玻璃结节中密度较实的成分。纯磨玻璃结节没有实性成分(0%)。通常,实性成分越多,则恶性程度可能越高。
(2)第二项研究来自神奈川癌症中心的伊藤裕之和日本国立癌中心渡边顺一等。他们回顾了543例一期肺癌,绝大多数(98.3%)进行了肺叶切除。研究者根据肿瘤大小和CT上实性成分的比例进行了分类,他们发现对于小于3cm,实性成分小于50%的肺癌,10年的生存率超过了90%,远远优于传统肺癌。特别是小于2cm,实性成分小于25%的患者,10年内无复发情况,预示这类肺癌的治疗效果极好! (原文见:Ito H, et al. Long-term survival outcome after lob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1 N0 lung cancer.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20 Jan 11:S0022-5223(20)30054-4. )
这两项研究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两个信息:
(1)实性成分小于50%的磨玻璃结节肺癌切除后预后非常好!
(2)实性成分小于25%,直径小于2cm的外周型磨玻璃结节,预后特别好,可以做亚肺叶切除,且切除后复发率极低(接近为0)
这无疑对很多磨玻璃结节肺癌的患者朋友是很好的消息,同时,这也与我们的临床经验相符合。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先进技术为患者进行精准亚肺叶切除。
但是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强调几点:
首先:肺癌手术的首要原则是尽可能保证肿瘤切干净!切干净!切干净!切不可因为追求亚肺叶切除,影响了肿瘤的手术效果!
其次: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大,切除的肺虽然不会再长出来,但是肺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代偿,都是可以恢复的。
最后,临床研究的结果是用科学的方法总结临床经验,单个临床研究的结果并不等同于真理,也不是最终答案,所以我们才要不断的探索、总结,给更多的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手术是技术,
研究是学术,
治病是艺术!
因病施治,因人施治,针对不同的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是成兴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