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崇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儿科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另一种类型-盆底痉挛综合征
918人已读
盆底痉挛综合征属于出口梗阻性便秘,是指在排便过程中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松弛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而出现反常收缩,导致排便困难,也可称为肛门痉挛。
盆底肌痉挛综合征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排便非常困难,且伴有明显的疼痛,排便不尽,会阴坠胀感。直肠指诊可触及盆底肌显著肥大,并可导致肛管狭窄,手指通过疼痛明显,张力很高,这种狭窄感比肛门内括约肌失迟缓更加明显。
鉴别诊断依赖排粪造影、肛门直肠测压及肌电图检查。排粪造影在排便动作时可见直肠肛管角不增大,反而缩小,耻骨直肠肌压迹加深,肛管不开放。进行直肠肛管测压时可见排便动作时肛管压力不降反升,但内括约肌松弛反射尚正常。肌电图显示患儿排便动作肛门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出现异常放电,肌电振幅明显增高。
保守治疗包括生物反馈及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尤其是生物反馈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由于并发症较多,如切口感染、肛瘘、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应慎重选择。
本文是谢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