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脖子上长“小肉球”是什么病?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HPV(人乳头瘤病毒)可能是诱导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但是鲜有人知道HPV还有可能会诱导其他疾病,如人脖子上长的“小肉球"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脖子上的小肉球是什么?
这种小肉球,不痛也不痒,除了不好看影响美观以外,其他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小肉球”迟迟不消散,困扰许久。所以,这种“小肉球”究竟是什么?
在医学上,脖子上长的这个“小肉球”其实就是丝状疣,生活中也常常叫做“刺瘊、瘊子”,主要在40岁以后的女性,尤其是免疫能力低下,身体状态不太好的人更容易得。丝状疣的形状多为褐色或者淡褐色的良性赘生物,主要是由HPV-1、HPV-2、HPV-4、HPV-7及 26~29 基因型的感染人体引起的。(HPV包含很多基因型,其中的HPV-16/32是因为宫颈癌的主要基因型,但是其他基因型是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如寻常疣就是HPV诱发的疾病之一。)
二、丝状疣与扁平疣的区别
当然,除了丝状疣有的时候还会听到扁平疣?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既然都叫疣,那么引起寻常疣和扁平疣的病原体其实是相同的,都是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但两个的区别又在哪儿?
1.形状的差别:丝状疣出现在皮肤表面,多为单个丝状突起,有可能分散在全身各处,其颜色多为浅褐色。在皮肤的赘生物多为丝状,也是丝状疣的名字的由来;扁平疣则多呈现的是大小不一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轻度隆起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2.感染人群不同:丝状疣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脖子、后背、脸部都有可能出现;而扁平疣则是好发于青少年人群,容易出现在手部、脸部等部位。
3.发病急缓:丝状疣发病相比于扁平疣来说要急一些。
当然,丝状疣和扁平疣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有HPV感染引起的,都具有传染性,如果一旦感染了,就需要进行治疗。
三、丝状疣可以用手抠掉吗?
建议不要用手抠,因为丝状疣是皮肤表面的赘生物,如果用手抠的话,会很导致皮肤破裂的,同时丝状疣具有传染性,如果用手抠掉的话,当接触到身体或者他人的其他皮肤的话,很容易再次造成感染,因此,不建议丝状疣用手抠掉,如果得了丝状疣的话,要按照相应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四、丝状疣的治疗与预防
现在常用的丝状疣的治疗一般是药物治疗,比如服用硫酸锌、西咪替丁,在丝状疣的周围涂抹5-氟尿嘧啶软膏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丝状疣的的治疗。当然,对于身体免疫力低下的朋友,还建议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
对于丝状疣的预防,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如果出现了皮肤相关疾病,不能寄希望于自愈,尽快的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总之,丝状疣的多发于女性,尤其是40岁以后,随着免疫力降低,这种时候,如果出现了丝状疣,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丝状疣如果不处理的话,有可能诱发癌变的风险,因此,如果皮肤上长了这种“小肉球”,千万不要用手去抠,同时还要积极的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此外,注意个人卫生,积极参加锻炼,作息规律,也是降低丝状疣发生的有效措施。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