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怕娃长不高,中医来助力——省妇幼中医科春季“助长疗法”开始预约啦!
阳春三月,草木萌动,百草新生,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春天到了,气候转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每年的3月到5月是儿童生长的加速期,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春天“长势喜人”,所以要想孩子长高,抓住春天,就抓住了一年长高的契机。
多项研究表明矮小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适应能力、认知和自我意识障碍,给患者带来了身心、升学、就业及婚姻等多方面的影响。最近的周末,很多矮身材孩子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就诊,寻求中医助长疗法。
那么哪些孩子属于矮小症、哪些孩子是偏矮身材呢?
中医儿科医生王晓敏介绍:“在相似生活环境下,身高处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1.88SD),或低于两个标准差者(-2SD)为矮小症。身高在第25百分位数至第3百分位数的人群为偏矮身材。


如何发现矮小症、偏矮身材?
如果在班级按高矮站队总是排在前四分之一,特别是前3名;3岁以下生长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前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小于6厘米/年的孩子。
矮小症可以治疗吗?
儿童矮小症发病率虽然高,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矮小是一种病理状况,早发现早治疗,可能使矮身材的儿童获得理想终身高的机会,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矮小的西医治疗?
矮身材儿童的治疗措施取决于其病因,常见的有生长激素治疗:其常见的适应症有生长激素缺乏症、Turner綜合征、Prader-Willi综合症、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身材、Shox基因缺乏、Noonan综合征等。对于身高在第25百分位数至第3百分位数的偏矮儿童的治疗西医指南上只是建议观察其身高的增长速率,但如果这部分儿童的生长速率未获改善,一部分孩子的身高可能最终也会落入第3百分位数以下。
矮小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矮身材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决定的,中医药干预需要辨病结合辨证,对于一些有明确病因的疾病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等需要配合西医治疗,同时通过中医辨证,调整小儿脏腑功能的不足或偏盛,并结合营养、锻炼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干预。中医对于特发性矮小、营养性矮小、性早熟、小于胎龄儿的治疗有优势。
“偏矮身材”的儿童更是我们中医关注的重点,此类儿童常伴一些症状,如发稀萎黄,纳食不佳,睡眠差,多动,形体消瘦,夜尿多,手足心热,盗汗等症状,表现出脏腑功能的不足或偏盛,需要中医的提前纠治,以免耽误小儿的治疗时机,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小儿中医助长疗法有哪些?
中医学认为矮小与肾、脾、肝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人体的生长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在体合筋,肝血充足,则筋得其养,肾、脾、肝调和,则小儿生长发育正常。省妇幼中医科根据脏腑理论及经络理论,特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儿春季助长疗法,包括:
1、助长贴: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选用经典中药配方,制成外用膏药,贴敷于相应穴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调理肾、肝、脾,从而达到助长的目的。
2、助长膏: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根据中医辩证论治方法,给予相应中药膏方口服,可起到健脾胃,增进食欲,促吸收的目的。
3、助长推拿:容易生病的小儿可以加用小儿推拿调整脏腑,增强机体免疫力。
4、助长耳穴:睡眠不佳者可加用耳穴养心安神,增进睡眠。
矮小孩子的生活调护有哪些?
1、保证营养均衡,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2、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提倡在春天万物生发之际多运动,可以做一些拉升或者跳跃运动,增加户外活动时可,多晒太阳。
3、夜晚睡眠状态是生长激素分泌的关键时间点,因此睡眠对保证身体长高至关重要,尽量让孩子在晚上9点之前睡觉。
4、营造一个平和愉悦的家庭环境,不要经常打骂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
王晓敏医生简介:主治医师,师承武汉中医名师胡成群教授,现为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分会青年理事,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中西医结合专科分联盟常务委员、湖北省妇幼健康联盟中医专科联盟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1、擅长领域:擅长运用中药及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肺炎、哮喘、积滞、肠系膜淋巴结炎、鼻炎、腺样体肥大、抽动症、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及病后体质调理等
2、门诊安排:周二、周四、周五、周六全天,周三下午,周日上午。
本文是王晓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