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齿不齐/错颌畸形能否预防?
错颌畸形是一种发育畸形,病因较复杂,一般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所造成。有些错合畸形是可以预防的,今天我就和大家来讲一讲错合畸形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性矫治:
1、乳牙和恒牙早失
有些儿童因外伤、龋坏等过早拔除乳、恒牙,常常会造成牙齿的替换异常,如牙错位、牙列拥挤等。对于乳牙的早失,我们应做间隙保持器,维持牙弓的长度,以便恒牙有足够的间隙萌出。而对于恒牙的早失我们应考虑做义齿修复或用邻牙前移来替代。
2、乳牙滞留
有些儿童因恒牙胚位置异常,萌出道异常或者乳牙牙根尚未完全吸收,根尖周炎造成乳牙根粘连,而造成乳牙滞留。我们应尽早拔除滞留的乳牙以便恒牙在萌出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调整错位。
3、恒牙萌出异常
1)、恒牙早萌
些儿童因乳牙根尖或牙周病变破坏了恒牙胚的牙囊,导致恒牙牙根形成不足三分之一就萌出,这会导致恒牙的感染或脱落,我们常常要做阻萌器来延迟恒牙的萌出。
2)、恒牙迟萌或阻生
有些儿童乳牙已经脱落且恒牙牙根已基本形成但仍未萌出。我们可以通过手术曝露部分牙冠并施以矫治力引导其萌出。
3)、恒牙异位萌出
有些儿童在恒牙萌出的过程中,由于牙量骨量不调或恒牙牙胚过大,导致恒牙的异位。对于异位萌出的牙齿可以先不做处理,定期观察,有一半患者可以自行调整,如果不能自行调整在做正畸。
二、阻断矫治
1、牙数目异常
1)、多生牙
有些儿童由于牙胚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形成一个或数个多生牙,对于已萌出的多生牙,我们应尽早拔除,以免他影响正常的恒牙。但是对于阻生多生牙冠根倒置于牙槽骨中的,如果位置高不压迫恒牙牙根且不妨碍恒牙的移动,同时外科手术拔除困难时,我们可以定期观察暂不处理。
2)、先天缺失
有些孩子由于牙胚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导致牙齿的缺失,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考虑是否维持间隙以后做义齿修复或前移邻牙代替治疗。
2、口腔不良习惯
有些孩子可能存在以下口腔不良习惯,不良习惯持续的时间越长,错合畸形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越大,因此尽早破除不良习惯对阻断畸形发展十分重要。
1)、允咬习惯:对于有婴儿允吸习惯的,除了注意改进喂养方法,还应该在允吸的拇指或食指上涂黄连素等苦味的药水或将手指带上指套以阻断其条件反射。儿童时期应教育儿童自行改正口腔不良习惯,改正十分困难的,可做破除不良习惯的矫治器。
2)、异常吞咽及吐舌习惯:对于有异常吞咽的儿童,应教导患儿正常的吞咽方法。如果伴有扁桃体过大、慢性扁桃体炎,应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做腭刺、腭屏、腭网破除吞咽及吐舌习惯,同时训练正常的吞咽动作。
3)、口呼吸习惯:对于口呼吸儿童应首先检查是否有慢性和急性鼻呼吸道疾病,如有,应先治疗,必要时切除过大的扁桃体,等呼吸道完全通畅后,再酌情进行错合矫治。但是对于不严重的年幼儿童可做前庭盾改正口呼吸习惯。但如果已经是恒牙列,除教育不用口呼吸外,应视错合情况,考虑其进行一般性矫治。
4)、偏侧咀嚼习惯:检查口腔有无乳牙列龋齿、残管、残根,如有应先治疗修复坏牙,然后用双侧咀嚼食物,如果已形成错合、恒牙完全萌出的儿童,应根据错合情况进行一般性矫治。
3、肌功能异常的矫治
1)、唇肌张力不足
有些7—8岁的幼儿,在切牙刚萌出时,因上唇短,肌张力不足而闭口困难,切牙常略前突、间隙时,可令患儿做唇肌功能训练。让患儿闭唇,闭唇时应是上唇向下拉长与下唇接触,颏肌收缩使下唇与上唇接触,如果患儿不能拉长上唇时,用食指放在下唇下方控制下唇活动,努力拉上唇使之与下唇接触,每天坚持反复多次练习,每次训练半小时,长期训练可增强唇肌功能,略前突的上切牙可能自行排齐。也可以放一纸片在上下唇之间,用唇将纸片含住,或吹笛子、萧、喇叭等均可达到训练唇肌和闭唇目的。
2)、颏肌张力过大
可以用附唇挡的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以消除异常的颏肌张力,在舌肌的作用下可使下牙弓前段向前生长。
3)、下颌位置异常
用正确的姿势喂养,保持体位、头部的正确的位置,使全身的肌肉协调平衡,下颌后缩远中合位的儿童在去除障碍后,应训练下颌主动前伸,可让孩子站立,两手垂放身体两侧,保持头颈部正确姿势、位置。前伸下颌至上下切牙切缘相对并保持下颌在前伸位数分钟,反复多次训练可以增强翼外肌及浅层咬肌的张力,使下颌逐渐向前调整。下颌前伸的儿童应嘱其后退下颌至上下切牙切对切,反复训练并配合矫治器去除干扰。
4、反合的早期矫治
1)、多数乳牙反合的矫治
一般多为下颌骨过度前伸所至的肌性反合或伴上下切牙错位,原则上尽早矫治去除合干扰,让下颌后移至正常位置,以免畸形严重发展。在三至四岁时,只要患儿合作,即可开始治疗,短期内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2)、混合牙列个别恒牙反合的矫治
大多数个别恒切牙反合多是由于乳牙迟脱使个别上恒切牙舌向错位或下切牙唇向错位导致的。
<1>、对于上切牙舌向错位所导致的个别牙反合反覆合浅者可以用咬撬法,中度反覆合者可用上切牙斜面导冠或上颌合垫式活动矫治器矫正。
<2>、对于下切牙唇向错位伴间隙所致恒切牙反合者,可在下颌做活动矫治器。
儿童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后,应定期口腔检查,在口腔医生处留下6~12岁期间的纵向诊断治疗记录,包括模型、X线片和相片记录,以了解牙颌面发育进程。一般每年一副检查模型,1~2年可做一次全颌曲面断层检查。
牙齿会伴随我们的一生,为了宝宝的健康和美丽,家长们要多加留意啦,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是张栋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