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管长肿瘤该如何治疗?
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组织、先天性胚胎残余组织等组织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据统计,发病率在2.5人/10万人左右。
椎管内肿瘤对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是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对椎管内的脊髓或神经造成压迫。椎管内肿瘤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神经根性疼痛、肢体麻木、运动障碍,大小便障碍,甚至瘫痪。
临床上,椎管内肿瘤患者经常被漏诊或误诊为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病情逐渐发展。事实上,存在诸多不同,比如患者会出现休息后不能缓解的持续性疼痛、躯体束带感等。
对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除了患者症状、体征和医生的经验外,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X线脊柱平片、CT和磁共振(MRI)检查。其中,磁共振是目前最有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因为能够清楚的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脊髓受压情况,帮助制定手术计划。
椎管内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因为肿瘤在不断生长,只有及早切除才能避免肿瘤不断生长造成不断加重的脊髓压迫。临床上,神经鞘瘤、脊膜瘤等良性肿瘤及一部分室管膜瘤在手术切除后可以治愈;而脊髓胶质瘤、星形细胞瘤,以及转移而来的椎管内肿瘤,一部分淋巴瘤等恶性的肿瘤,手术切除后,可以提升患者生存治疗,但是手术后多数需要做放化疗辅助治疗。但是无论良性还是恶行肿瘤,手术都是第一步。
当然,椎管内肿瘤手术切除的基本要求是切除肿瘤的同时避免出现新的神经损伤。目前,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多数时候选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不仅能清扫肿瘤细胞,还可以保护神经和血管。此外,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够防止损伤神经,避免出现瘫痪或者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总而言之,目前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无需过于担心手术风险和创伤的问题,在发现肿瘤以后,及时到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本文是李维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