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肺结节定位(引用)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李元博博士
随着胸部CT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发现。其中很多结节是早期癌或癌前病变。这些结节往往以“磨玻璃影”的形式表现在CT影像上,而且直径1cm以下的结节占有很大的比例。不少患者会好奇外科医生们是如何在手术中找到这些体积小且位置不尽相同的小结节。下面我就简单的把现在胸外科常用的结节定位技术给大家做个介绍,也让能广大患者了解我们的一些诊疗手段。
一、用手摸
这是最基本肺结节寻找办法。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术前CT检查以及一些体表标志在手术中凭借手感触摸肺表面寻找结节,但胸部手术开始后,肺是像气球一样萎缩下来才可以进行操作。这就会使得肺结节的位置与CT影像上有所不同。而且对于位置较深的肺结节,确实很难从肺表面触及。这就需要以下的技术和设备。
二、术前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
包括注射荧光染色剂,放置金属定位针,留置金属弹簧圈以及生物定位硬化胶等。这些方法是在手术前医生通过CT辅助,在要切除的肺结节附近做“特殊标记”,这些标记可以让外科医生很容易从手术中找到结节的位置。上述方法各有千秋,而我院目前最常采用生物硬化胶定位方法,该方法快捷安全经济且定位较准确。不足之处是有少数的患者会有定位后的干咳表现。
三、术前三维虚拟重建定位
利用术前CT影像结合电脑软件,模拟规划出患者的肺部解剖立体结构。这种方法可以完全个体化的呈现出每个病人的肺结节所在准确位置以及周围血管气管等重要结构的关系,以确保手术切除范围的精确和安全。当然,外科医生们通常是占用自己的下班休息时间完成这项操作,除了专业的知识,还要精通相关电脑软件的应用。
四、经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注射染色标志物:
利用术前CT规划路线,手术中支气管镜可以在“导航”下准确找到病灶位置并用特殊染色剂标记。这种方法安全准确,但由于技术和设配要求较高,国内只有规模很大的胸外科治疗中心才具备这样的技术。我科张毅教授带领团队已完成多例磁导航支气管定位,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五、术中CT定位:
这项技术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给与精准的定位,但不仅仅是要求配备术中CT,更要求手术室的条件为非常先进的杂交手术室。国内只有很少数的医院有这样的条件。在这里可以向大家透露个好消息,宣武医院胸外科即将投入使用的全腔镜一体化杂交手术室将拥有这项技术和条件,可以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胸外科医生将使用最先进方法和手段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让那些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肺结节”无处遁逃。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