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肺小结节报告的认识
随着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检查出来,可疑的肺结节需要按时进行随访复查,而在临床中大多数患者对于CT报告一头雾水,也常常因为复查后结节的微小变化惊恐不已。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肺结节测量的规则,让那些因为CT报告的某些信息十分焦虑的患者朋友们更加理性。
2017年6月,Fleischner 协会推出的CT 影像上肺结节测量指南,推荐了标准化的肺结节测量方法,也有多条建议。
今天我们选出大家最关心的几点为大家释疑。
1. 肺结节是怎么测量的呢?
肺小结节(<10 mm)的直径由结节长短轴直径的平均值表示,而肺结节(>10mm)则需要分别记录长、短轴直径。肺结节测量结果和平均值需记录为最接近的整毫米数,如5.7 mm,记录为6 mm。
2. 报告中的微结节和不做直径描述的结节如何理解?
影像学报告中对肺结节(<3 mm)不需要测量,推荐用微结节描述。多发肺结节只需测量最大的或者形态学最可疑的结节。所以对于没有描述直径的结节大家也不必过度紧张,微结节是不需要测量的。
3. 携带外院胸部CT胶片咨询往往无法完成准确评估。
对比肺小结节(<10 mm)和结节中的实性成分需使用薄层影像(≤1.5 mm)。这一评估需要在电脑系统阅片才能较为准确的完成,外院的胶片无法完成小结节的评估对比。所以请患者朋友们最好在就诊的医院行胸部CT检查。
4. 医院是否可以做低剂量CT ?
除大规模的人群筛查外,日常工作中,所有肺部小结节的检查均使用常规剂量胸部CT,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所以请患者朋友不必过度紧张。而对于低剂量CT,过度降低辐射剂量以及应用降低影像噪声的算法会对肺结节的测量产生较大影响。
5. 肺结节大小改变
当肺结节的平均直径增加或减少>2 mm(近似到最接近的毫米值)时可以确定肺结节大小有变化。对一些边界难以区分的结节,直径的细微改变不能可靠地反映结节大小的变化。所以敬告患者朋友不要因为结节的细微变化而恐慌不已,请咨询胸外科及医生。
6. 随访对比
判断结节的阶段性生长应使用最近一次的CT 扫描,但评估结节的长期生长时,推荐与更早的检查进行对比,以增加对比的可靠性。所以请您完整、完好的保留影像学资料,多次随诊复查最好固定在同一医院,方便电脑系统影像资料的调取和对比。
好的,广大患者朋友们,对于这些常识您记住了吗?
本文是张培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