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恒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血管与介入科
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原因及危害
4090人已读
作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表现并不完美,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狭窄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动静脉内瘘远期通畅的最重要的因素。

动静脉内瘘为什么会出现狭窄?某种程度上讲,动静脉内瘘出现狭窄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手术建立动静脉内瘘过程中,缝合、分离以及夹持会对血管内膜造成物理性损伤;建立动静脉内瘘以后,由于高压高速的动脉血进入静脉系统内,会导致静脉动脉化,管壁增厚;动静脉内瘘成熟以后,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穿刺透析,穿刺将带来物理性损伤;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环境的变化,也特别容易发生血管狭窄性病变,所以动静脉内瘘的狭窄几乎难以避免,无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还是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我们都能观察到狭窄病变的存在。


那么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危害有哪一些呢?1、透析流量下降,从而导致透析质量下降,无法有效清除有毒的物质以及多余的水,甚至无法完成血液透析治疗;2、狭窄以后会导致瘘管压力增高,拔针以后针眼渗血,需要长时间的压迫止血;3、狭窄的瘘管给护士的穿刺带来困难,往往需要穿刺多次才能进入管腔,经常导致穿刺点血肿形成;4、狭窄病变可能导致瘘管血栓形成闭塞,无法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需要深静脉置管建立临时透析通路;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动静脉内瘘的狭窄,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
本文是万恒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