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张“脸”的困惑,冬季手足皲裂为那般?
一到冬季,不少人就会手足皲裂或原有的皲裂加重,常引起出血、疼痛,给生活、社交带来许多烦恼。

1.手足皲裂是咋回事?
手足皲裂中医称“皲裂疮”,是冬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见于农村老人及手工劳动者。其发生与局部的解剖生理学特点密切相关,掌跖部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是角质层厚达40-50层,而且此部位皮肤无毛囊和皮脂腺,在冬季气温低和湿度较小时,皮肤因“缺水少油”便容易发生开裂。

图1:皮肤结构示意图
另外手足经常受到摩擦,特别是双手平时接触各种物质,皮肤屏障易受损伤,这就为真菌、细菌等入侵提供可乘之机(多种因素刺激、感染使掌跖皮肤干燥,变脆变硬,弹性降低),再加上日常活动中,手足部位动作的牵拉,就很容易发生皲裂。

2.手足皲裂的症状
手足皲裂有哪些临床表现呢?本病好发于冬季,皲裂分布于皮肤角质层增厚或经常摩擦的部位,如指屈面、手掌、足跟、足跖外侧等。
主观症状:轻重不一的疼痛,这主要取决于皲裂的深度和范围。
客观症状:根据皲裂的深浅程度,一般可分为三度:
一度:皮肤干燥有裂隙,局限于表皮层,无出血、疼痛。

图2:一度皲裂
二度:皮肤干燥,裂隙由表皮深入真皮浅层,伴有轻度刺痛,但不引起出血。

图3:二度皲裂
三度:皮肤干燥,裂隙由表皮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常引起出血和疼痛。

图4:三度皲裂
3.手足皲裂的鉴别
手足皲裂需在手足慢性湿疹、手足癣和掌跖角化病等几类疾病中进行鉴别,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1.手足慢性湿疹:常位于掌跖并累及手足背部,多伴皮肤苔藓化、增厚及痒感,可因瘙痒抓挠导致裂隙和疼痛。

图5-1:症状描述:双手掌、手指屈侧对称分布暗红斑、表面粗糙脱屑,有皲裂,皮纹加深。该患者双手掌几乎同时发病,伴有瘙痒,且无足癣,故考虑湿疹。

图5-2:症状描述:老年男性,病史2年,双手食指、中指背侧对称皮损,表面粗糙肥厚、脱屑伴瘙痒,考虑慢性湿疹。


图5-3、5-4:症状描述:老年男性,双手掌、指屈侧对称性暗红斑、散布深在性水疱,表面粗糙,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时有瘙痒,真菌镜检阴性,考虑湿疹.


图5-5、5-6:症状描述:中年女性,右足跖部红斑、表面粗糙痂屑,瘙痒明显。追问病史,患者1个月前穿朋友拖鞋感染脚气,考虑足癣湿疹化。
2.手足癣:初期多局限在一侧掌跖,原发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常伴痒感,冬天轻夏季重,真菌镜检呈阳性,能够鉴别。

图6-1:鳞屑角化型脚气

图6-2:症状描述:右手手掌、掌指关节屈侧皮肤粗糙,干燥性鳞屑,患者有脚气,呈“两足一手”表现,考虑手癣

图6-3:鳞屑角化性脚气
3.掌跖角化病:自幼发病,掌跖部弥漫性淡黄色坚硬角化斑块,呈蜡样外观,双侧对称,因角化过度导致皲裂,常年发病,有家族史。

图7:掌跖角化病
手足湿疹/手足癣/掌跖角化病鉴别诊断表

4.手足皲裂的治疗与日常护理
(一)手足皲裂的治疗:
1.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手足癣、湿疹等基础疾病,它们与手足皲裂可以互为因果。
2.积极修复皲裂。如皲裂伴出血、疼痛,宜用温热水将患处泡软,再用刀片轻轻将角质过厚处削薄,接着外用消毒抗菌药物(米浮泡沫、百多邦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最后涂抹滋润修护凝胶、尿素霜或维A酸软膏,可在涂药后戴薄膜手(脚)套(也可用保鲜膜封包)数小时或过夜,以增强药物渗透,防止水分散失。治疗应持续4~8周,直至皮肤恢复正常纹理。

(二)手足皲裂的日常护理:
1.注意饮食多样化。多吃水果、蔬菜(相当于补充维生素B、C)及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维生素A有促使上皮生长,预防皲裂的作用)。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喝水,对防治皲裂有一定的作用。
2.注意日常防护。日常劳作时宜戴上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刺激物。晚上用温热水泡洗手足并按摩10~20分钟左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肤免疫功能。
3.洗手(足)三忌。一是忌用碱性强的洗涤剂。应选用无刺激性的中性洗液,每次洗毕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干手足,再抹护肤品滋润,锁住水分;二是忌频繁洗手。过度洗涤会将皮肤表面的油脂彻底洗去,造成皮肤干燥、裂纹;三是忌水温过高。洗手时千万不要用热水去烫,最佳水温应该在20℃-25℃之间。
5.小结
只要重视预防,治疗措施得当,手足皲裂就能得到有效防治。和小菌衣一起行动起来,多关爱自己的手足,让第二张脸真正“靓”起来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