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磊
副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烧伤整形外科
儿童烧烫伤急救误区
1506人已读
宝宝意外发生烧烫伤,及时发现和积极正确处理有助于减轻损伤,改善预后。经宣传后,“冲脱泡盖送”的五字急救口诀广为人知。但临床工作中发现伤后的自救过程和认识仍存在不少误区和关注点:
⑴不少人仍存在“烫伤只是烫破一层皮,没什么大碍”的误区,因此而延误诊治甚至危及生命的例子不在少数。
⑵大面积烫伤后孩子异常安静时并不是孩子坚强,而是体液大量丢失出现休克症状,应及时医院就诊;此时进行大范围冷敷或凉水冲洗会加重病情。
⑶应避免强行脱掉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去除衣物。
⑷避免伤口外涂酱油醋、牙膏、偏方、獾油、木瓜膏、紫药水和红药水,不仅影响判断伤情,还会带来感染加重病情。尤其是近来木瓜膏的作用被舆论过度神化,在伤口中滥用带来严重危害的现象比比皆是。
⑸部分家长自行酒精消毒伤口,然后酒精不仅刺激伤口加重损伤,还会经创面吸收导致脱水、酒精中毒。
⑹很多家长认为伤口晾着才能好的快。实际上,针对孩子好动和不配合的特点,除了不宜包扎部位和散在小面积浅度烫伤之外,伤口包扎能更好地保护伤口,减少损伤,有利于愈合。
⑺电烧伤,口腔和咽喉部、眼部和消化道烧烫伤,吸入性损伤应尽快医院急诊就诊。
以上各点为临床总结的一部分经验和教训,并非全部的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无论怎样,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和足够专业知识时,烧烫伤后及时来医院就诊还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是刘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