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卢伟 人已读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4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60.59万人(男性41.63万人,女性18.96万人),居恶性肿瘤首位(男性首位,女性第2位),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9.59%(男性23.03%,女性14.75%)。肺癌发病率为35.23/10万人(男性49.27/10万人,女性21.66/10万人)。同期,我国肺癌死亡人数为48.66万人(男性33.68万人,女性16.62万人),占恶性肿瘤死因的24.87%(男性26.85%,女性21.32%)。肺癌死亡率为27.93/10万人(男性39.79/10万人,女性16.62/10万人)。《年报》对河南省2016年居民肿瘤发病与死亡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肿瘤发病前三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肺癌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自1970年以来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此肺癌的综合治疗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病因
吸烟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全球80%男性肺癌患者及至少50%女性肺癌患者产生直接影响。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吸烟量越多,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的致病风险越高。被动吸烟同样如此。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约为不吸烟者的10倍以上,戒烟后可以减少肺癌发生的危险性。我国人群吸烟状况已成为影响我国肺癌发病的主要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肺癌患者亲属中肺癌致死的人数高于对照组亲属,家族聚集现象是肺癌危险性的一个家族性成分。国内一项研究表明,具有家族史的女性亲属罹患肺癌风险比男性更高。
大气污染
大气和环境污染是导致肺癌发生的另一个危险因素,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废气、采暖及工业燃烧废物等。从污染大气中,已查明的致癌物有多环芳烃、脂肪族琉基化合物和一些镍化合物等。室内局部污染主要指的是烟草烟雾、生活燃料和烹调油烟所致的污染。室内空气污染与肺癌,特别是与女性肺癌的发病有重要的关系。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目前已有证据证明能增加肺癌风险的职业接触因素包括石棉、粉尘、电离辐射、无机砷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氡及氡子体、二氯甲醚、氯化乙烯、芥子气以及煤烟、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等,尚有多种金属及非金属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
饮食
饮食与肺癌的研究目前已进行了近30年。饮食在改变肺癌风险中所发挥的作用已被深入研究。对肺癌产生最大预防影响的饮食因素分别为:水果、蔬菜及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特定抗氧化剂及微量营养素。高抗氧化营养素的饮食可减少DNA(脱氧核糖核酸)氧化损伤,从而预防癌症。酒精是否作为肺癌独立的危险因素,目前仍有争议。
临床表现
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
1.刺激性干咳。2.痰中带血或血痰。3.胸痛。4.发热。5.气促。当呼吸道症状超过2周,经对症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外伤后左季肋部或左上腹部胀痛、压痛与叩击痛,可伴有左肩部反射痛;腹胀、腹水征阳性,腹膜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液;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四肢冰冷等,有失血性休克的各种表现。此外,当肺癌侵及周围组织或转移时,临近组织也会产生相应的症状加重病情。
辅助检查
胸部CT能够有效地检出早期周围型肺癌,进一步验证病变所在的部位和累及范围,也可鉴别其良、恶性,是目前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治疗后随诊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手段。?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及相应影像学诊断不难对中央型肺癌做出初步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肺癌确诊和治疗的依据,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一步鉴别组织学类型。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病理诊断时,建议临床医生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情况进一步选择诊疗方案,必要时临床与病理科医生联合会诊,确认病理诊断。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肺癌的技术可分为
血管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
血管介入治疗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血管介入方法之一,并且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肝脏恶性肿瘤,目前此方法也作为一种治疗肺癌的介入方法使用。经动物实验及临床治疗发现,该方法与全身化疗相比较,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效更显著,没有发现严重的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另外,该方法为一种经皮血管插管的操作,和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不必开胸、操作简单、可反复多次进行的优点。
非血管介入治疗
腔内放射疗法是非血管介入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最小创伤的侵入性操作,其是在身体的局部近距离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腔内放射疗法包括直接将放射粒子源植入肿瘤区域;影像介导的放射性粒子源的植入;通过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的源头植入放射性粒子源。此外,局部消融作为另一项治疗方法,在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局部消融是借助于影像学技术对肿瘤靶向定位和引导,采用局部物理毁损或化学毁损的方法杀死肿瘤组织的一类治疗手段。常用的物理消融方法包括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VA )、冷冻消融(cryoablation)。对于不能接受外科切除治疗的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有着操作简单、创伤小、短期疗效好、引起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症状轻、费用相对较小的优点,可以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是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案。
本文是卢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