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中耳炎术后注意事项
1.耳部少量渗血
少量的渗血属于正常现象,耳内镜术后仅在耳道口填塞纱条或棉球,渗血量少,显微镜术后需耳部加压包扎,渗血量稍多,若渗血湿透敷料,需通知医师及时更换。
2. 耳部疼痛及耳周麻木
术后疼痛较为轻微,绝大多数患者均能忍受,少数不能忍受患者需对症处理。耳后切开患者由于切除了耳大神经部分分支及皮神经,耳周麻木时间恢复期为3-6个月。
3. 术后饮食
麻醉苏醒4-6小时后进流质或半流饮食,术后2周内进软食。由于颞下颌关节的冠突和髁突均在耳道前壁,因此,强烈咀嚼可引起创口疼痛,若咀嚼时创口无明显疼痛感后,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4.术后耳内流水声、气泡声或心跳声
此属于正常现象,由于术中在中耳腔、外耳道填入可吸收的海绵及局部渗血、渗液所致,一般一个月左右随着可吸收海绵溶解排出,症状逐渐改善或缓解。
5. 术后短期内外耳道淡红色渗液
此属于正常现象,系外耳道血痂及可吸收海绵逐渐溶解排出所致。
6.外耳道滴抗生素滴耳液、忌进生活污水
抽除术腔填塞纱条后1周,可滴抗生素滴耳液,一天两次,一次两滴,有助于清洁外耳道,排出外耳道分泌物及海绵,但是术后1-2个月内外耳道绝对禁忌进生活污水、雨水及游泳,除非手术医师告知,鼓膜已经完全愈合,进水已经不影响。
7.拆线及填塞物去除
术后7-10天可以拆除缝线。耳内镜术后,耳道口填塞物48-72小时可以取出,耳道内填塞纱条需1周取出;显微镜术后,48-72 小时可以解除加压包扎,耳道内填塞纱条需2 周取出。
8.术后1-3个月避免感冒及用力擤鼻
鼻腔、鼻咽部通过咽鼓管和耳部相通,感冒会引起咽鼓管充血、肿胀,细菌、病毒可由鼻腔感染中耳;用力擤鼻时,鼻腔分泌物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感染,至手术失败。若鼻腔有大量分泌物,可以回吸经口咳出,实在想擤鼻涕,一定要轻轻的,先擤一边,再擤另一边,切不可强行用力擤。
9.术后听力提高问题
术后由于中耳腔及外耳道填塞,术后即刻的听力甚至会较术前差,对于行听力重建的患者,随着外耳道及中耳分泌物逐渐吸收及排出,术后1个月听力逐渐提高,一般术后3个月能提高到较好的水平。但是听力提高个体差异很大,由于听骨链情况、镫骨底板情况、鼓室粘膜情况的差异,每个人的听力恢复会不尽相同。
10.术后3个月内禁止做飞机
术后术耳耳闷、耳胀感觉,系中耳分泌物及海绵经咽鼓管排出所致,乘坐飞机特别是升空和降落的过程,中耳内外压力变化大,易导致咽鼓管肿胀,不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
11.人工听骨植入患者3个月内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及碰撞
人工听骨植入术后,需3个月左右局部纤维组织形成,在此期间剧烈运动及撞击可能会导致听骨移位,以致听力下降。
12. 术后随访
和手术医师建立良好的沟通,若有情况,及时向手术医师反应。出院后1周门诊随访,若无特殊情况,可以2-3周再随访一次,共4-6次, 直至完全愈合,手术医师明确告知,可以不用再随访为止。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