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超等8位性学专家联手打造中国性学会《人类性学基础》线上认证学分系列课
随着全民性健康意识的提升,普及性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从事性教育的相关人员和团队越来越多。2020年10月,“性教育”出现在最新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之中。可以说,中国性教育终于第一次在法律层面有了自己的地位。
在中国性学会的领导下中国性学会培训认证部一方面努力推进性教育公益行动,另一方面从“质”上促进性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帮助性教育、性咨询相关从业者完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
在开展性教育专业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收到很多学员反映“急需一套帮助其完善人类性学基础知识的课程”,为此,经中国性学会培训认证部专家委员会讨论并最终决定,邀请了以北京师范⼤学刘文利教授领衔的来自北京、重庆、成都的国内8名权威专家,共同打造了一套《人类性学基础》线上认证学分课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性教育协会的郁超教授作为中国性学会培训认证部特邀讲师有幸位列其中。
郁超教授于3.25、4.1分别主讲《中国古代的性》和《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
3.2519:30,中国性学会理事郁超教授主讲中国性学会培训认证部推出的认证学分线上课程——《人类性学基础》第二课的学习,
郁超主任分别从1、从远古到明清中国性学发展2、房中术-中国古代性学大成3、中国古代性学的其他成就等三个方面入手向各位来自全国的首批资深从事性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讲解中国性文化,围绕关注有关性的常识、性技巧、性功能障碍和受孕等方面的内容探讨祖国医学“房中术”,并通过详实的资料,广征博引叙述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性学研究者们围绕“房中术”提出了非常多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成果不但得到了世界性学研究者的关注,也为现今性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中国古代房内考》中指出:“中国古代性生活从总体上讲是一种健康的性生活,它显然没有其他许多伟大的古老文化那样有着许多病理和心理变态”。
当然,由于古代科学研究相对落后,中国古代性文化中也不乏“有失偏颇”之处。直到20世纪初,近代性学研究者们开始引进性理论、开展性教育、打破性禁锢,最终才让中国性学不断革新,朝着“现代化”发展。课程全程同时穿插中国古代性文化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中国古代性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和成果?中国古代性学研究的成果在当代有什么用处?等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
4.1郁超教授带领大家学习《人类性学基础》第三课-“男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课程以男人身体参与性活动的器官究竟有哪些?这些器官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功能?勃起和射精过程是怎样的?男人的性功能依赖于哪些条件?等问题为切入点对“男性性生理”这一看似非常基础的主题上仍有不少知识盲区的主题有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一些感悟:男人有很多“面”,了解男人,我们得从生理层面入手。
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我们习惯将女人神秘化,将男人简单化。这样的观念使得有些人坚信男人生来就是“猎手”。而事实上,不管是在性生活中还是亲密关系里,男人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或者承受很多压力。
直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压力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明白男人在性面前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他们好面子,想好好表现,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困惑、焦虑成了不少男人的常态。
面对这些问题和压力,男人们自己也不知道缘由,更不知道方法,他们需要支持,更获得专业的帮助。这时,对专业的性教育/性咨询师来说,对男人有足够全面、科学的认识就是必备要求了。
-课程内容及上课计划-
课程大纲及时间安排见下表,课程将从3月18日起,每周四晚上7:30开课(如有调整,我们会通过公众号提前发布通知)。所有课程均支持回放。(收看回放不影响学员获取认证学分)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中国性学会公众号了解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