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嗜睡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春天气候比较温和,我们在吃过午饭之后很容易出现困乏的现象,也有人春天会有嗜睡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年人的睡眠时间比较短,晚上睡得迟,早上起得早。不过,也有些老人会出现嗜睡的情况,可能是发生了某些疾病。若老人嗜睡,可能隐藏的疾病有哪些?
1、老人嗜睡的原因
(1)环境因素
老年人如果生活比较孤独、单调,环境比较寂寞,再加上老年人由于体力欠佳,心脏功能不好,或患有骨关节病等,往往不爱活动,容易出现嗜睡。
(2)疾病因素
当老年人出现嗜睡状态,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脑部病变。例如当老年人出现脑部的炎症、脑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和脑血管疾病等,比如出现丘脑或者中脑的梗死,脑出血都会引起老年人嗜睡状态。
脑动脉硬化:患有脑动脉硬化或者是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缺氧、嗜睡等情况,针对这些疾病一定要重视,不能拖延,时间久了之后可能会恶化,出现其他更严重的疾病。
中风、脑梗塞:老年人出现中风或者是脑梗塞,都会发生嗜睡的毛病。比如在沙发上或者是在床上轻易就睡着了,睡觉的时间也非常久。出现这些症状可能就是中风和脑梗塞的前兆之一。
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有很多明显症状,而在发病前期就会有明显的嗜睡情况,家人平时要多关注老人,出现嗜睡情况就要采取治疗,及时查明病因。
其次,考虑老年人多体力衰弱,特别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电解质的紊乱,比如低钾血症,脱水,血糖过高,酮症酸中毒,感染,比如肺部的感染,药物中毒,这些疾病都会导致老年人嗜睡症状。
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状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
肾功能衰竭:若老年人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现安眠药的后作用,后作用表现为第二天起床后精神不佳,倦乏嗜睡。
心脏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老人白天要是精神不好、爱犯困,就会比精力充沛者更容易患心脏病。老人嗜睡确实需要及时关注,一旦发生心脏病之后在治疗的时候也会比较麻烦,前期出现嗜睡就应该及时检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平时除了不能多吃糖之外,还应该多加运动。一旦出现老人嗜睡的情况,也有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导致的,这个时候也需要及时检查治疗,防止出现其他的一些并发症。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觉醒控制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包括白天过度嗜睡、睡眠瘫痪、入睡幻觉和猝倒,有部分老人属此人群。
(3)药物因素
主要指安眠药的副作用,因为有的安眠药作用时间比较长。
因为老年人患病往往比较隐匿,早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经常表现为嗜睡的症状,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要进行颅脑CT检查,血糖的测定和血压检测,进一步的明确病因。
2、老人嗜睡怎么办?
(1)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如果向来没有出现嗜睡现象的老年人忽然之间嗜睡了,家人就要及时注意,这是不是因为身体出现了某些疾病。这种情况下最好带老人及时就医检查病情,及早治疗才是最好的方式。
(2)坚持规律作息
出现嗜睡的现象时我们要注意是不是由于晚上睡眠情况不好,所以才出现白天嗜睡的现象的。老年人经常会出现失眠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够。如果出现这一现象,老年人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息,养成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3)坚持适当的运动
适量的身体锻炼能有助于睡眠,运动之后老年人身体中的毒素能比以往更快的排出体外。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身体体质增强,老年人也能在晚上睡个安稳觉,白天就不容易出现嗜睡的现象。
(4)注意合理饮食
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老年人守护身体健康,吃饭好,睡觉香。老年人出现嗜睡的症状,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的食物的摄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注意饮食均衡。
(5)进行心理调节
老年人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愉悦的心情,每天给自己制定好生活学习计划,认真努力完成等。对于因自尊、感情支持相关而产生的问题进行心理咨询是很重要的。采用心理治疗,去除与发病有关的不良心理因素,避免精神刺激,帮助老年人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
总之,嗜睡这一现象不是一个小事,老年人出现嗜睡的现象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体出现了其他的疾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嗜睡也是疾病的征兆,老年人要及时预防。在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整和作息的调节,平时适量进行一些缓和的、在承受范围之内的运动能改善嗜睡的现象,还能提高身体的体质。身体疲劳出现嗜睡不要紧,要是因为一些疾病而引发的嗜睡,还应该及时检查治疗。
本文是师建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