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何文涛 三甲
何文涛 副主任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血糖波动大,可能是这个原因……

1071人已读

现年60岁的杨先生,是个精瘦的小老头,1米70的个头只有57公斤,人看起来比较精神。他每天抽烟一包,偶尔饮酒,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嗜好。还是5年前,那年他55岁,因为乏力、多饮、多尿、消瘦且胃口差,而到医院就诊,一检查发现血糖高到爆表,住院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早晚各18个单位)。杨先生认为症状逐渐好转,就忽视了血糖监测和复诊,只是坚持用药,辅以饮食和运动控制。而且近一个月还停用了胰岛素,体重一下子减少了5公斤。近半个月,他又出现了口干、多饮的症状,血糖波动很大,空腹血糖接近10,早餐后血糖达27,而且尿蛋白也1+,心脏有早搏,血压也偏高到150/70。


原以为是普通的2型糖尿病,经过了多年的治疗,怎么血糖波动还这么大呢?而且肾脏也受损了,血压也升高了。通过检查血液C肽发现水平很低,提示胰岛功能很差。更重要的是,杨先生的产生了针对胰岛细胞的低滴度的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细胞产生了自身免疫反应,如同身体内部的免疫细胞产生了内乱,窝里横,加快了胰岛素明显产生细胞b细胞的丢失,胰岛功能就变差了,表现为C肽水平降低,血糖波动大。由于缺乏自身胰岛素的分泌,餐后血糖会剧烈升高,形成血糖洪峰,冲击机体内的微血管、神经细胞及大血管内皮细胞,容易造成肾脏、神经、视网膜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梗、脑梗、肾衰竭和失明等严重并发症。


好在杨先生认识到了自己身体的不适以及血糖的问题,积极配合治疗,血糖逐渐趋于平稳,他经过5年不规范的治疗后,得到了一个教训,要严格管控生活方式,不吸烟,严管口,多行走,平稳控糖,防治并发症。有些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学名“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一种相对进展缓慢的1型糖尿病,会引起胰岛功能的快速丢失,血糖巨幅波动,最终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目前有些药物如DPP4抑制剂,维生素D,GLP1类似物等可能有助于阻止该疾病的进展。


得了糖尿病不可怕,规范治疗,规范监测,规范分型,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控,和健康人几乎没什么两样。

IMG_20210430_140559_edit_31630748579547.jpg


IMG_20210430_140941_edit_31648583799336.jpg


IMG_20210430_135538_edit_31597153802469.jpg



何文涛
何文涛 副主任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