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临床诊断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PD),又称阴茎纤维性海绵体炎、阴茎硬结症、阴茎海绵体纤维化等,主要特点是阴茎体部结节状或条索状硬结,硬结的斑块内有胶原纤维过度沉积,常伴有阴茎勃起疼痛、勃起弯曲、凹陷、短缩等异常,影响性生活,甚至引起勃起功能障碍。
1.阴茎海绵体硬结症分为活动期与静止期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起病缓慢,依据病理改变大致可分为活动期与静止期。
(1)活动期
活动期亦称早期,病程多在3个月以内,病理改变为围管性炎症,纤维增生较少。此期病变进展较快,但治疗效果显著,症状易于缓解。活动期可能伴有阴茎疲软状态和勃起疼痛,其主要表现为阴茎勃起时疼痛,并逐渐弯曲变形,阴茎体内可触及结节或硬块,但是38%~62%的患者毫无自觉症状,而是在医生检查或死后尸检时才发现阴茎内硬结。
(2)静止期
静止期亦为晚期,病理改变为纤维组织增生,可有钙化。依据钙化的有无,病变又分为非钙化型斑块和钙化型斑块(占30%左右)。静止期患者相对年轻,勃起弯曲程度相对严重,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延长。完全钙化型斑块治疗效果不佳。静止期阴茎弯曲程度不再进展,局部疼痛可消失,但阴茎内的硬结及其所致畸形与弯曲在46%的患者中无变化,40%患者有加重,只有14%的患者病变消退,故自愈的机会小。
2.阴茎海绵体硬结症的诊断和评估
阴茎硬结症的症状可以被概括为早期和晩期三联征。早期三联征是阴茎结节、痛性阴茎勃起和(或)勃起时阴茎畸形。晚期三联征是指阴茎硬结、勃起时稳定的阴茎畸形和勃起功能障碍。
本病诊断不难,注意对病变的程度进行评估:
①仔细询问病史和性史,包括性心理史、勃起时的硬度、有无阴茎短缩、硬结和勃起疼痛等。体检可以扪及阴茎干的阴茎纤维性硬结,边界清楚。好发部位在阴茎背侧中线,Perimenis报道背侧阴茎硬结症占77.6%,其次是阴茎腹侧,侧面斑块相对少见,但容易造成更严重的畸形。
②超声检查可识别阴茎硬结的数目和位置及有无钙化。如果计划切除或切开斑块,移植物替代,则需行药物诱发阴茎勃起,多普勒超声可检查阴茎的血管功能,检查海绵体和背动脉之间的侧支循环。海绵体造影可以确定静脉关闭功能障碍,特别是海绵体注射药物诱发勃起时的影像,可评估阴茎的弯曲度。
③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是阴茎白膜及其在海绵体内的分隔纤维化形成硬结,可引起阴茎弯曲变形,这些病变呈慢性非细菌性炎症过程,不至于转为恶性,故阴茎海绵体硬结症的主要危害是影响性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不会危及生命。阴茎内的结节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背侧较多见,引起阴茎向患侧弯曲,因与阴道的方向一致,对性交影响不大,若结节位于腹侧或侧方,阴茎则弯向结节生长的一方,性交时由于角度与阴道的方向不一致,则可使阴茎插入困难,若阴茎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广泛或呈环状,则可使阴茎狭窄、凹陷、缩短而呈沙漏状或连枷状,影响勃起功能,尤其影响阴茎远端的硬度。其发生机制多为血管源性:59%由于静脉瘘血增加,有结节的白膜顺应性降低,在阴茎勃起时不能正常压迫其下方的静脉阻止血液流向阴茎背静脉;36%由于动脉供血减少,要准确测量阴茎的弯曲角度,则需要在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或用负压吸引装置使其勃起。阴茎内硬结均可触及,用超声检查结节的大小及部位会比较清晰与客观,故可用于观察药物及其他治疗的效果。对有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则宜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查,它能显示阴茎白膜和海绵体的结构、海绵体动脉和静脉的功能、阴茎背动脉与阴茎海绵体动脉和尿道海绵体动脉之间的侧支联系,若与灌注性海绵体测压相结合,可诊断静脉瘘性勃起功能障碍。
3.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患者重点检查阴茎和手足
体格检查不仅应该关注泌尿生殖系统,还应该检查患者手足,明确有无掌腱膜挛缩症等遗传性疾病。检查阴茎时注意是否可触及结节或斑块。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斑块大小与弯曲程度有关,可通过抓住阴茎头使阴茎与身体成90°的拉伸状态来测量伸展后阴茎的长度。为了客观评价阴茎勃起后的弯曲程度,可以通过自我诱导后手机拍摄阴茎勃起情况、使用真空辅助勃起设备或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物质的方法来实现勃起后的描绘和测量。
超声检查可以测量出纤维斑块的大小,但并不精确,双功能超声可以用来评估血管参数。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对阴茎海绵体硬结症的评估价值不大,但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确定这些检查是否能提供预后信息正在开展,目前尚无结论。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