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患者我为何建议抗病毒?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存在免疫耐受现象,抗病毒治疗往往是困难重重,虽然《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对病毒携带者抗病毒有肝穿的要求,但由于“有创”,而使众多患者望而却步!如果没有肝穿的病理学检查作为依据,无论是哪种指南,都不建议对无症状携带者实施抗病毒方案。但临床医学研究,需要有很强的灵活性,我们不能抱着死的条条框框不放,在必要时,特别是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充分沟通与知情同意条件下,不妨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只有通过实践,才会获得一些经验。
在2019年7月受理的咨询,情况如下:患者程某,男,45岁,父亲因为肝硬化去世,因四肢无力就诊,肝功能显示总胆红素30.6umol/L,ALT、AST正常,HBVDNA10的3次方(参考值500IU/ml),乙肝五项“小三阳”,(说明:患者在首次病史介绍中只告知了肝功能、HBVDNA定量结果,而忽视了乙肝五项,请乙肝患者注意一点,在咨询病情时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定量指标缺一不可),我喜欢患者“一步到位”的上传重要的化验报告结果,而不希望为了补充病史及重要的化验结果而去浪费您1次宝贵的咨询机会。彩超显示轻度脂肪肝,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显示肝硬度值10.6Kpa,提示有轻度肝纤维化,甲胎球蛋白正常。我对患者提了3条建议:1.建议核苷类药物抗病毒 2.控制饮食,多做有氧运动 3.建议肝穿。根据《慢性乙肝防治指南》要求:有肝癌家族史的慢性乙肝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只要有抗病毒适应症,也应该给予抗病毒治疗,在此引用庄辉院士于2020年接受媒体采访的原话:根据WHO的要求,落实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要求乙肝诊断率为90%,而我国只有18%的乙肝患者被确诊;对于治疗目标的要求是,乙肝治愈率达到80%,而我国只有11%的患者接受过治疗,说明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特别是基层地区的医生),对于乙肝的诊治还存在不足!我在网站欢迎词中介绍过:凡咨询乙肝者,必须同时出具近期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定量结果,但很少有患者能够一步到位上传完整的化验单,希望负责整理患者资料的网络管理员重视这个问题,并且能够做些友情提示。既然患者要求专家进行规范化诊疗,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要求患者上传的病史资料尽量做到规范化及专业化!
言归正传,虽然肝功能异常时,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期,但肝功能正常,不能就此认为您的肝脏是正常的!临床研究发现,即使是无症状携带者,在漫长的病程中,肝细胞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病理损害。因此,国内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特别强调:对于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HBVDNA+,年龄>30岁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也需要考虑抗病毒。所以,我对患者的建议是:如果你不想在未知的将来发生你父亲那样的悲剧,从现在开始就需重视,同时接受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总结:1.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只要有抗病毒适应症,均需首选抗病毒治疗方案 2.对于肝功能正常及/或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者,只要有抗病毒适应症,均需首选抗病毒治疗方案。只有坚持长期的规范化抗病毒,才是最终治愈乙肝的出路与希望!
本文是侯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