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增翼 三甲
马增翼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

怀疑垂体泌乳素瘤,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1166人已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金垂体”诊疗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垂体瘤多学科协作诊治的示范单位之一,团队众多知名专家分别来自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男科、影像科和放疗科等国家重点学科。寿雪飞教授指出,“垂体泌乳素瘤患者多为年轻未婚女性,患者常因隐私羞于启齿而讳疾忌医,导致耽误诊断。其实对于专业团队来说,垂体泌乳素瘤的诊断并不难,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泌乳素测定、影像学检查3个方面的证据”。


临床表现:垂体泌乳素瘤多为肿瘤直径<1cm的微腺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症状,如闭经、溢乳、不孕不育等。部分大腺瘤(肿瘤直径>1cm)还可出现占位效应:压迫正常垂体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出现食欲下降、乏力、消瘦、)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畏寒、嗜睡、皮肤粗糙、脱发等);肿瘤向上生长压迫视神经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向侧方生长侵犯海绵窦出现复视、眼球活动障碍;巨大垂体瘤还可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脑积水,甚至可压迫下丘脑出现尿崩、嗜睡以及癫痫等症状。


泌乳素测定:通过采取血标本测定血泌乳素浓度。血泌乳素在20ng/ml以下,可基本排除高泌乳素血症;20-200ng/ml,可见于泌乳素瘤,但亦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泌乳素升高(如服用胃复安和精神类药品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当泌乳素大于200ng/ml时,高度怀疑泌乳素瘤。


垂体核磁共振检查:垂体增强核磁共振检查,亦称鞍区增强核磁共振,是目前诊断垂体瘤的最理想手段,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的关系,在组织分辨率、微腺瘤检出等多个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头颅CT检查。

20210422_143619.pn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马增翼
马增翼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