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炎症性肠病,我还能好好吃饭吗?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病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体重过轻。研究表明,饮食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科学的饮食指导和管理是炎症性肠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该类患者如何选择食物、烹饪方式以及饮食节律均非常重要。
以下说法一定对吗?
说法一:牛奶不能喝?
1.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建议所有患者避免。
2.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不建议饮用牛奶。
3.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患者不建议饮用牛奶。
说法二:粗纤维不能吃?
1.有肠道狭窄的患者建议避免粗纤维饮食。
2.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建议少渣饮食。
3.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摄入。
4.高纤维食物可能会引起腹胀,适度增加饮水能够缓解部分症状。
说法三:必须低糖低脂饮食?
建议谨慎的减少饱和脂肪(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人造奶油,西式糕点,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的摄入。
限制糖的摄入、尤其是精加工的糖和人工甜味剂等。
说法四:上面这些我不吃,就万事大吉了?
饮食所要强调的并不是哪一种食物能不能吃,而是怎么样吃的问题。
饮食均衡化。
正确辨认自己不耐受的食物,以及不耐受的食物在缓解期和活动期的变化。建议使用饮食日记的方法,有效合理保证饮食均衡化。
烹饪简单化。
食物加工时必须做到煮透、煮烂,增加烹饪时间,不应将食物做的很硬或半生不熟。烹饪好的食物性质应当以半流质和流质为主。
少用或不用无营养价值甚至是有害的色素、香料和调味品。
少食多餐。
每3-4小时进食一次,每次的量比平时的一日3餐的量少一点,每次用餐的时间适当延长。
说法五:我吃饱了营养就不会缺乏?
关注微量元素的补充
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肠道病变,缺乏叶酸,维生素A和D、钙、铁等多种营养素,饮食要选择富含以上营养素的食物,或适量补充相关药物。
常见含钙丰富的食物:奶制品、豆制品、海带和虾皮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补钙的同时,还应增加日晒,适量运动,有助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根据医生建议,定期随访骨密度,适时增加药物摄入。
常见含铁丰富的食物:猪肝、牛肉、鸭肝、鸭血、羊肉、猪肉、羊肝、猪血、瘦肉、樱桃等。
能量不足:尽量选择肠内营养(口服)的方式,建议与营养师沟通,制定个体化方案。
饮食日记是什么?
饮食日记又称食物日记,是指记录下每天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种类和总量,同时记录饮食后胃肠和全身的各种反应、血糖、血脂和体重等指标的变化。
为什么要记饮食日记?
食物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有的是立即发生,有的是慢慢显示出来;
由于每天摄入食物种类较多,很难回忆是哪种食物造成身体的不适;
食物造成健康的不良影响,每个人的表现各不一定相同,差别较大;

综上所述,建立好个人饮食档案,医生会根据你的记录,确定疾病病因,并帮助你选择合理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