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王建洲 人已读
提起“麦粒肿”,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同时,也有许多人曾经有过长“麦粒肿”的经历。许多患者回忆起来长“麦粒肿”的过程和治疗的过程,只能有一句歌词来形容“哦,多么痛的领悟”。
那么,什么是“麦粒肿”?我们该如何去规范治疗“麦粒肿”呢?我将通过下面的文章来给大家进行解答。
“麦粒肿”,老百姓常说的“针眼”,又称睑腺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眼部疾病。发生麦粒肿的原因是眼睑上睑板腺发生炎症,通常表现为睫毛根部附近的小包(外麦粒肿),或者眼皮里面摸着一个硬结(内麦粒肿),局部皮肤会表现出红、肿、热、痛。外麦粒肿比内麦粒肿的表现要更加明显。
“麦粒肿”发展速度较快,属于急性化脓性炎症,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于“麦粒肿”的治疗,我们还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科学的诊断。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凭经验自行诊断“麦粒肿”,有些时候是错误的诊断,有些时候诊断没问题,但是错误的进行热敷或者冷敷,进而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建议当怀疑自己得了“麦粒肿”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轨医疗机构进行就诊,科学诊断是快速治愈的第一步。
其次,科学进行热敷或冷敷。在发病极早期,冷敷是可以阻止炎症的发展呢,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不能再进行冷敷了,应当加强热敷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促使炎症吸收,或者,促进“麦粒肿”的“成熟”。
第三,合理使用抗生素眼液及眼膏。局部使用抗生素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炎症的发展。另外,在麦粒肿破溃或者切开引流后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结膜炎的发生。
第四,发挥传统医学优势。耳尖放血对于控制早期“麦粒肿”的发展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
第五,必要时切开引流。当炎症发展过快或者治疗不及时的时,切开引流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了,同时,切开引流也是快速治愈的办法。
第六,频发“麦粒肿”时应检查眼部螨虫。对于部分经常长“麦粒肿”的患者,应当进行眼部螨虫的检查,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为螨虫造成的,必要时应进行眼部除螨治疗。
综上,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眼部卫生的保持,尽量少揉眼睛,避免过度用眼,饮食清淡也是预防“麦粒肿”发生的方法,呵护好我们的眼睛。
本文是王建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