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预防和治疗足癣(“脚气”)
足癣,俗称“脚气”,是全球性多发病。很多受足癣困扰的朋友希望了解:足癣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常见的表现?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足癣的病因:足癣是由于真菌感染足部皮肤所引起,是一种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足癣的临床表现:可呈现多种类型,常见的表现有:(1)浸渍糜烂型:又称间擦型。多见于多汗者,临床特征为趾间皮肤湿润浸渍,可有渗液,去除发白的角质层可见其下潮红糜烂面,表面可出现裂隙。常伴有明显的瘙痒感,局部破损易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癣菌疹、甲沟炎等,严重者可伴随高热,伴有恶臭味,引起丹毒等。(2)水疱鳞屑型:好发于足跖及足侧缘,可初起针尖大小的水疱,疱液多清亮,部分水疱可融合成大疱,水疱数天后可干涸,出现脱屑,可持续向周围蔓延,形成清晰的鳞屑性斑,瘙痒显著。(3)角化过度型:又称角化增生型。临床上以糠状鳞屑、伴有角化过度为主要特点,常伴发甲癣。病程呈慢性经过,皮肤明显粗糙、角质增厚、干燥、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严重者甚至出血、疼痛。足癣常以一种类型为主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也可由一种类型转向另一型,治疗不彻底、治愈后不注意日常维护或预防是导致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足癣的预防:真菌适合在湿热、厌氧的环境下繁殖生长,因此预防足癣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1)保持脚的清洁,游泳或雨季淌水之后要及时清洗并保持足部干燥。
(2)勤换鞋袜,鞋子要通气良好,并定期晾晒杀菌。
(3)不要与他人共用拖鞋,以预防被传染或交叉感染。
(4)搞好环境卫生,室内要保持通风,空调密闭房间也要换气除湿,避免霉菌在潮湿环境中滋生。
(5)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提高皮肤的抗病能力。
(6)足癣治愈后,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上述日常维护,从而避免复发。
足癣的治疗:足癣的治疗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疗程一般需要2~4周。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例如:浸渍糜烂型需先控制渗出,通常给予溶液湿敷,渗出缓解后再给予抗真菌制剂如特比萘芬乳膏或酮康唑乳膏等。水疱鳞屑型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和水剂,角化过度型无皲裂时可选择角质剥脱作用的制剂,有皲裂时应选择促进修复作用的制剂。角化过度型足癣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如伊曲康唑胶囊或特比萘芬片。还需注意的是,切忌搔抓或挤压除痒,这是很危险的动作,容易将局部感染灶中的病菌挤入血液循环中,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尽早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治疗。切勿随意用药涂抹,以避免迁延不愈、延误治疗。病情复杂者,还需分阶段逐步具体治疗。祝愿朋友们科学的呵护足下健康,远离真菌!
本文是魏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