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禁忌症、镜下形态
电子纤维结肠镜是目前诊断结肠癌最直接、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手段。不仅能直接观察病灶全面、对病灶定位、浸润范围、发现多源发病灶,并且可进行细胞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取得病理诊断。在镜检时,可照相、活检及刷检涂片做细胞学检查,取活检时注意多点取材和取材的深度,提高阳性率和准确率。(一)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①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②原因不明的腹泻;③腹部肿块不能除外来自结肠;④钡灌肠发现病变不能确诊者;⑤钡灌肠检查正常,但不能解释结肠症状者;⑥治疗性内镜;⑦结肠手术后复查;⑧结直肠癌普查;⑨其他,如大肠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岁以上男性Lynch氏综合征患者等。(二) 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①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无法耐受结肠镜检查或处于休克危重状态;②妊娠患者,可导致流产或早产;③疑有肠穿孔和腹膜炎或多次腹部手术史腹腔广泛粘连者;④严重活动性结肠炎、坏死性肠炎,明显腹胀不配合者。随着全麻肠镜的开展,一些不配合患者可以在全麻下行结肠镜检查,此外,随着结肠镜检查操作熟练度和操作技能的提升,一些检查禁忌证变成了相对禁忌。(三) 结肠镜检查并发症结肠镜检查并发症较少见,主要有结肠穿孔、出血、结肠系膜撕裂、全麻下误吸及呼吸、心跳骤停等意外;主要原因是操作者技能不熟练,没有把握好适应证。结肠镜检查是一个由生疏到咸熟、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不断练习,提高技能,同时掌握好适应证,才能尽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四) 镜下形态早期结肠癌内镜下表现:在染色放大内镜下正常和异常结肠黏膜有5种腺管开口类型,腺管开口类型主要依据Kudo氏腺管开口分类:Ⅰ型:规则圆形小窝;Ⅱ型:规则星状或乳头状小窝;Ⅲs型:小管状或小圆小窝;ⅢL型:大管状或大圆小窝;Ⅳ型:树枝状或脑回状;Ⅴ型:不规则窝状结构或无结构。认识这些腺管开口类型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肠癌。进展期结肠癌在镜下通常有三种形态:①肿块型:多为宽基底,呈菜花样不规则肿块突入肠腔,表面覆有黏液,散在糜烂、坏死和出血灶。②浸润型:肿瘤环周浸润性生长,导致管腔狭窄,内镜难以通过。此种情况下,内镜不能观察肿瘤全貌及整个肠腔情况,需要辅助钡灌肠检查。③溃疡型:肿瘤边缘结节状隆起形成围堤,呈火山口样。底部覆有污苔、表面糜烂,组织脆,触之易出血。
本文是李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