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唐光政 三甲
唐光政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身科

焦虑障碍诊疗系列之三:焦虑障碍治疗的“三大”拦路虎

2621人已读


1、 焦虑障碍识别困难/识别不足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以担忧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这类患者脑子里各种担忧,情绪紧张、不放松,同时由于焦虑情绪激活了植物神经系统而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再加上焦虑引起对躯体症状的过度关注与解读。病人常因各种躯体症状(心慌、胸闷、头晕、胃部不适、尿频或躯体疼痛)而以为是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而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相关科室,忽略其背后的担忧而无法认识到是焦虑症的问题。

惊恐障碍是一种突然出现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恐惧体验,往往伴有心悸、急促、头晕、震颤及出汗等多种躯体生理症状,常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尽管惊恐发作持续时间较为短暂,症状往往持续5-20分钟后自行缓解,但可在短期内反复发作多次。这些患者往往以为自己是得了心脏病或其他致猝死性疾病而到急诊室就诊,即使检查没有问题还是担心“万一是身体问题没有查出来怎么办”,重复到相关科室就诊,不能肯定自己是焦虑/恐惧的问题。

恐惧性障碍:恐惧性障碍包含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怖症、特殊恐怖症等,由于这些人只是在这些情景下出现紧张、恐惧、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出汗、手脚发麻,甚至濒死感,离开这些场景症状就会消失,通过回避也会不出现焦虑症状,往往容易被误解为是胆小/或是心理阴影的问题,不能意识到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焦虑性障碍。

2、 焦虑障碍的症状阻碍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以担忧为主要表现,也表现在对药物副作用本身的担心上,加上处于激活状态的植物神经系统对药物的副作用更加敏感,所以对于这些患者,要顺利治疗既要克服早期的副作用关,更要克服对治疗副作用(尤其是药物副作用)的担心关。

社交恐惧症的患者由于在社交情景下会有明显的紧张、心慌、脸红,担心别人发现他/她紧张而习惯采取逃避和回避行为,看医生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他/她紧张、习惯采取逃避和回避行为的情景,所以治疗的开始与维持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往往到迫不得已时才来就诊。

3、 非精神专科医生对焦虑障碍的识别与转介不足

目前的医学培养体系专科化越来越强,非精神科医生精神医学知识培训不足,在进行病人诊治过程中,进行情绪评估的意识与情绪评估的技能不足,对于以本专科症状到自己专科就诊的患者,在本专科检查未发现异常或本专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不能及时进行精神状态评估或转介到精神科就诊。

(特别说明:本文属于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包涵,同时欢迎评论或提出不同的意见!)




唐光政
唐光政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