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听神经病的常见问题解答
“为什么我听得到别人说话,却总听不清说什么,周围越吵这种情况越严重”,临床工作中我们偶尔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其实这可能是听神经病。
什么是听神经病?
听神经病是一种内毛细胞和听神经突触和/或听神经本身功能不良所致的听力障碍。正常情况下,声音经外耳、中耳到达内耳并转为声信号,声信号再经同步传输后在大脑完成信号整合,从而产生正常的听觉。而听神经病的患者,在声信号传输方面出现了问题,信号无法实现同步传输,其结果是虽言语察觉能力正常,但言语分辨能力受损,患者表现出与纯音听阈不相符的言语识别障碍,尤其在嘈杂环境中这种情况更甚。
听神经病有哪些特点?
听神经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婴幼儿和青少年受累更为常见。不同人群报道的听神经病患病率有较大差异,大概占听力受损人群的1%-10%不等。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听神经病的发现率约为1/7000。听神经病男女均可发病,以双耳受累居多,少数可为单耳,听力损失程度个体间差异大。其听力学特点:纯音测听多为低频上升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耳声发射OAE或耳蜗微音电位CM正常,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无反应或异常,镫骨肌声反射消失或阈值升高。
为什么会得听神经病?
听神经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围生期疾病(如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听神经脱髓鞘病变、听觉系统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
听神经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发现的与听神经病有关的基因有OTOF、CACNA1D、CABP2、SLC17A8、OPA1、ROR1、ATP1A3、DIAPH3、MPZ、PMP22、TIMM8A、AIFM1、NARS2、DFNB59、TMPRSS3基因等,而仅就OTOF基因而言,截至2019年底,已报道鉴定的OTOF突变就有7894个。
听神经病该如何治疗?
对于听神经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对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听神经病患者可配戴助听器治疗,对重度和极重度聋的听神经病患者可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两种治疗手段均可提高听神经病患者的纯音听阈,但对言语识别能力的补偿效果个体间差异较大。
临床上对听神经病的诊断和治疗还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全面系统的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针对患者制定最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目前,借助基因检测手段,如能明确听神经病的致病基因,则可通过遗传咨询对听神经病的发病进行预判,并可通过胚胎植入前诊断技术有效降低听神经病聋儿的出生率。
本文是袁永一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