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丽琼
主治医师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
口腔科
婴儿鹅口疮
1165人已读
“鹅口疮”好发于新生儿、小婴儿,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舌、颊、软腭、口底等处多见,呈散在凝乳状白色斑片。首先有黏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经过1~2天,白色斑片与黏膜粘连,不易剥离,若强行撕脱,则暴露出血创面,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盖。婴儿多表现哭闹,烦躁,奶量下降等症状时才被家长发现。
如果治疗不及时,鹅口疮的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同时出现吞咽困难。少数病例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病情危重,偶尔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治疗一是要加强卫生消毒,婴儿的衣物及妈妈的哺乳衣建议单独洗涤,暴晒晾干,奶瓶,勺子,辅食碗每次用完后需要洗干净消毒。二是可以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宝宝口腔,母乳喂养,每次喂完奶后需要用碳酸氢钠溶液搽拭乳头。这两方面联合起来,能很快治愈。

本文是吴丽琼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