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敏医生讲先心(5)---什么原因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呢
在胎儿早期即3-8周是心脏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出现任何异常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已知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四方面: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和疾病因素。
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怀孕前后孕妈妈所处的环境,包括居住和工作环境。自然条件的破坏和不断加剧的空气污染都有可能对人体产生毒害,导致人体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改变。所以有些患者并没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家族史和高危遗传因素,但是仍会发生先天性心脏病,很大程度就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长期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苯、二氧化硫等气体和汞、镉等重金属,可以对成人产生致癌作用,对胎儿就可能引起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等在内的各种先天性畸形。因此,孕妈妈应该注意避免居住在新装修的房屋内,同时也要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因素,并加强防护。物理因素主要为各种放射线,过量放射线对人体有致病作用,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由此可见,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的环境因素已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重视环境保护,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更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常常是我们最关注也是最担心的致病因素。诚然,对于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父母,所生育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比例相对比普通孩子要高一些。但是,也不用过于担心,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比例还是很小的,特别是常见的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因素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遗传因素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1)染色体数目的改变;(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3)染色体基因的改变。比如常见的染色体畸形: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或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往往会合并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也会遗传给下一代。其他如基因改变所致的遗传病,他们通常也会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如威廉姆斯综合征、马凡综合征等。所以针对遗传因素来说,凡是存在这些遗传疾病家族史的父母,应该尽量通过孕早期染色体、遗传基因等检查来排除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3)药物因素
孕妈妈在怀孕早期抽烟、酗酒,使用阿司匹林、四环素类、避孕药等等,都有可能会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所以孕妈妈在备孕和怀孕早期如果涉及到使用药物,一定记得要咨询产科医生指导用药,并注意饮食的合理性。
4)疾病因素及其他
孕妈妈在怀孕早期也应该避免流感、风疹、麻疹等细菌和病毒的感染。这些感染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引起先天性心脏病。此外,高龄产妇也是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所以高龄产妇在孕早期更应注意产前的筛查诊断。
以上就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因素,只有了解病因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任何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咨询和治疗问题,尽管写在留言区,我一定尽全力帮助解答。一切为了孩子,请继续关注我,关注“晓敏医生讲先心”。
本文是何晓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