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敏慧 三甲
赵敏慧 主任护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护理部

婴儿“乳糖不耐受”,能继续母乳喂养吗?

1238人已读

最近有妈妈咨询,说她纯母乳喂养的2个月大的宝宝大便次数每天6-7次,大便发绿,腹部胀气。到医院看了后,医生说是乳糖不耐受,妈妈问是否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乳糖是什么?

乳糖是乳类中的主要的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乳糖对婴儿益处多多。人乳汁中的乳糖是哺乳动物中含量最高的,约7%,提供婴儿40%的能量来源,而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约为5%。分解产物半乳糖会参与大脑和神经的发育;乳糖在大肠中发酵成乳酸,可促进肠中乳酸杆菌生长,酸性环境可增加婴儿对胃肠道感染的抵抗力;乳糖促进机体对钙、铁、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乳房分泌的前段母乳乳糖含量高,越到后段脂肪含量越高。

乳糖酶的作用?

乳糖是双糖,需要乳糖酶将其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小肠吸收和利用。小肠粘膜表面绒毛的顶端是分泌乳糖酶的地方。胎龄越小肠道黏膜发育越不成熟,乳糖酶分泌相对不足或活性较低。乳糖酶在新生儿足月时达到峰值。如果由于任何原因导致小肠绒毛受损,也会影响乳糖酶的分泌。

另外,也有可能发生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这与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比较罕见。

婴儿乳糖不耐受症是怎么回事?

由于小肠绒毛发育不成熟或受损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导致乳糖不被吸收,在肠道集聚,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证实,称为“乳糖吸收不良”,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期比较常见,国内报道发生率约在40%-47%

由于乳糖酶缺乏程度较高时,大量乳糖在大肠中发酵,形成的气体和乳酸会刺激肠道,导致其蠕动增强,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乳糖吸收不良,伴腹胀、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呕吐、腹泻大于等于5/日,稀水便、有酸味及泡沫等非感染腹泻临床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症”,国内报道发病率在5.8%-16.7%

婴儿“乳糖不耐受”,能继续母乳喂养吗?

大多数乳糖不耐受症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可能是一个一过性的生理现象,与小婴儿早期肠粘膜发育不够成熟,小肠粘膜绒毛顶端的乳糖酶含量偏低有关,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肠道发育成熟和绒毛修复,只需常规喂养,腹泻、腹胀症状多于2~3周消失。

只有对腹泻量多、体重增加缓慢的新生儿和婴儿,需要遵从医生治疗,进行喂养调整。对于确诊为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者,需终身禁食乳糖,暂停母乳喂养。


赵敏慧
赵敏慧 主任护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