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篇——什么是超声造影?
作者:蔡应娱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什么是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是近二十年来蓬勃发展的一项影像学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造影剂加强组织内微血管的显示,从而使临床医师获得更丰富的超声图像信息。超声造影剂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包裹的六氟化硫微气泡,对人体无毒无害,磷脂在体内可完全由肝脏代谢,六氟化硫气体则经肺通过呼吸排出。由于不被肾脏过滤,超声造影剂具有无肾毒性的优势,相较于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MRI),超声造影剂更安全、致敏性更低,故常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检查。另外,超声造影剂微气泡的平均直径为1~5微米,与红细胞大小相当,可清晰显示人体组织内的微血管,而不会穿越血管壁至组织间隙。这一特性使超声造影图像有了更高的分辨率。目前,超声造影主要用于肿瘤的定性诊断、移植器官血供状态的评估和血管内血栓及斑块的评价,在肝脏、肾脏、胆囊、膀胱、输尿管、甲状腺、乳腺等器官中均有成熟的应用。
什么情况下较增强CT/MRI更推荐超声造影?
①肾功能不全患者;
② 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
③对碘或钆过敏的患者;
④ 幽闭恐惧症的患者;
⑤ 无法移动的患者;
⑥无法保持静止的患者:如不能配合检查者,以及无法屏气者;
⑦ CT/MRI成像不佳者;
⑧儿科患者,可避免电离辐射。
超声造影的禁忌症:
①已知对六氟化硫或磷脂成分过敏者;
②近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临床不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
③伴有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④ 重度肺高压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⑤怀孕或哺乳期的女性,如无特别必要,不建议接受超声造影检查。
超声造影的检查流程:
①做好检查前准备:胆囊、肝脏需空腹8小时以上,膀胱、输尿管需憋尿,胰腺需饮水;
② 医生告知检查注意事项,签署超声造影知情同意书;
③置入静脉留置针备用,一般位于左手肘部或手背;
④ 摆好体位,配合医生指示屏气或吐气,同时经静脉留置针推注超声造影剂;
⑤一次造影剂注射后检查时长约为5分钟,视检查部位与图像质量,可行多次造影剂推注;
⑥检查完成后拔除留置针,在等候区休息15~30分钟,如无不适方可离开。
常规超声发现肝内低回声结节,境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不能鉴别该结节的良恶性 。
注射造影剂后发现该结节快速呈整体高增强,之后快速消退为低增强,且显影范围较常规超声增大,诊断为肝细胞癌,术后病理证实了这一诊断。
本文是吴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