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息肉有哪些表现?致病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的疾病,鼻息肉是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形成的息肉样组织,
在成人中多见,儿童少见,它并不是一种肿瘤,主要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鼻息肉的表现:
鼻息肉患者的主要表现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鼻息肉多的患者,可引起鼻部畸形。
鼻息肉的致病原因:
1.慢性感染:
筛窦反复感染使黏膜发生坏死性炎症,最终导致筛窦息肉,因为在感染炎症过程中,释放出的细菌毒素和炎性介质,可使黏膜内淋巴引流不畅,静脉淤血、小血管扩张,深处增加、黏膜水肿。
现时毒素也引起支配血管的神经末梢受损,而使血管进一步扩张,长期水肿的黏膜,可产生反复炎性感染性反应,促使鼻息肉形成。
2.变态反应:
鼻息肉有较高的发病率,鼻粘膜局部发生IgE介导的变态反应,释放大量的组织胺、白细胞三烯和炎性细胞趋化因子,这些化学介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加、组织水肿、腺体增生、嗜酸细胞浸润。
嗜酸细胞可释放主要碱性蛋白等细胞物质,使小血管壁神经末梢破坏,有利于小血管扩张,这种发生于局部的变态反应。
鼻息肉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
1.积极到医院耳鼻喉科查体,可以做个鼻内镜检查,
看看鼻腔内是否有炎症,以免引起鼻息肉,也可以通过药物预防。
2.饮食上要注意,禁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油炸、油煎等食品,
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食物,
加强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3.不要养成抠鼻的习惯,鼻塞严重时不可用力擤鼻涕,以免导致鼻窦炎、中耳炎,
同时要避免长期应用血管收缩剂,以免对药物有依赖性。
治疗:
鼻息肉患者一般会选用药物治疗,观察三个月,鼻内镜观察鼻息肉是否减小或丧失,
如果继续增大,则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采用鼻内镜手术切除,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并且配合药物治疗。
配合药物治疗,可以选择0.9%氯化钠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或鼻腔局部药物治疗。
鼻息肉要高度重视,像过敏性鼻炎可伴发鼻息肉,发现有鼻塞、流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采取的治疗方法以鼻内镜手术切除为主。
如果发现鼻息肉不及时治疗,可引发高血压、中耳炎、哮喘等多种疾病,所以对于鼻息肉,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