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应该几时手术?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小贝今年3岁了,平时双眼老是睁不大,一副没睡醒的样子。父母看着也很忧心,便带着小贝来到广州市妇儿中心儿童医院院区就诊。眼科陈锋主任接诊后,告诉他们小贝是得了一种叫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眼病,并不是容易犯困睡不醒。父母知道后追问医生,那啥叫上睑下垂?这个病对眼睛危害大吗?还有的治吗?相信不少家长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也有同样的疑虑,本文也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指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性)导致的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提起所造成的下垂状态。临床上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上睑下垂,也就是从一出生就存在眼睛无法睁大的症状;可以是单眼,也可以是双眼下垂。
正常人平视前方时,上睑缘会遮盖上方角膜约1.5-2mm(图1),因此上睑睑缘覆盖上角膜缘超过2mm就可以认为存在上睑下垂症状了(图2、图3)。此外,除了眼睑下垂,患儿还可合并患眼眉毛抬高、屈光不正、斜视、小睑裂等其他特征。
上睑下垂有什么危害?
影响视功能发育:严重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从出生起双眼或单眼的瞳孔就被上睑遮盖,会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下降。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育:小朋友在3岁时自我意识已形成,会因为上睑下垂而导致心理上自卑,生活中不自信、不合群,影响健康的心理发育。
上睑下垂如何治疗?
先天性上睑下垂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能够让患儿眼睛睁大,解除眼睑对瞳孔的遮挡,让光线能进入到眼内,有利于儿童的视功能发育。通过手术也能尽量恢复双眼的对称性,改善外观,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
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
尽管手术对视力、外观、心理健康均有帮助,但并非越早手术越好。3岁以下的儿童因为眼睑发育不足,术后配合差,过早接受手术治疗很难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而年龄太大手术,又可能错失6岁之前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较明显遮盖瞳孔的上睑下垂患儿,一般认为3-5岁为最佳手术时机。
上睑下垂手术方式如何选择?术后效果如何?
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开展上睑下垂手术近30年。经过多年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目前采用改良后的额肌筋膜悬吊法来矫正上睑下垂。尽管上睑下垂的手术目的是尽量恢复双眼的对称性,但希望通过手术治疗使双眼完全没有任何差别是非常困难的,只能尽可能使患者的双眼在向前方平视时眼睑的高度基本一致(图4-6)。但是有得必有失,上睑下垂手术后也会有相应的问题存在,主要包括眼睑闭合不全和上睑迟滞。
眼睑闭合不全(图7),指上睑下垂术后患儿即使在睡觉时眼睛也无法完全闭上,一般手术半年内能明显改善。因此医生会在术眼下睑预备一根吊线,患儿睡觉时用吊线提起下眼睑,帮助闭眼。吊线在出院前拆除。
上睑迟滞(图8),指上睑下垂术后的患儿向下看时,上睑不能随之向下,因此会暴露一部分上方的眼白(巩膜),随年龄增大其症状有所改善。
小贝的父母在了解情况后,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由陈锋主任主刀行双眼额肌筋膜悬吊法治疗双眼上睑下垂。术后小贝双眼炯炯有神,人也更加漂亮,再也不是整天无精打采没睡醒的样子了。(图9)
上睑下垂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上睑下垂手术皮肤切口缝合使用的是6-0可吸收缝线。缝线极细,能自行吸收,因此术后不用拆线,也不用担心缝线太明显影响美观。
2.由于术后术眼无法完全闭合,因此在手术后数月的时间里,睡觉时都需要使用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预防暴露性角膜炎。
3. 手术后需要用绷带、纱布包扎术眼2天,达到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4. 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注意避免碰撞术眼、额头、眉弓等位置,否则容易发生术后出血、血肿,导致伤口延期愈合,甚至引起缝线松脱。
5. 如果合并屈光不正、弱视等情况,在拆线后需要配镜以及弱视治疗,促进视功能的提高。

本文是陈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